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发表日期:2015/3/10 10:18:10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禄小教师 有557位读者读过
一、指导思想
教育就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等的不断研究。本学期是上学期的继续,研究的方向也是延续上学期的“课改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探索“,继续探索学校的课改模式。力图在新课标“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探索更加有效、更贴近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积极态度。而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重要的学习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已普遍地被广大老师所肯定,也越来越被学生们所接受和喜欢。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能使课堂形成一种互补,通过协商、辨论、提问等多种师生多边活动、师生合作、同学合作来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依据上学期课改工作的进展和这学期学校教务工作计划的指导,我们的数学教研活动要继续以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为引导,以学校问题导学模式为核心,积极开展课改研究课的探讨、深入研究常态课和组内教研课,数学团队成员共同探究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为更好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出建议,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这学期尤其要加大小组间互相听课、研讨的力度,同时继续安排青年教师的赛课、展示活动,鼓励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在互动中探究发现。
二、工作目标
1、继续开展课改研究课、青年教师赛课、同课异构等活动,探索问题导学课改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着力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用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贯彻五认真工作,提倡积极认真、踏实用心的教育教学风格,深入研究新教材中的每一个细节,探究教学,做到理论结合实际,进一步更好地进行教学,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积极组织各种数学活动,在各种赛课、外出听课、评课活动中,使数学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共同进步,鼓励课后反思,博客交流、教学反思,促进青年教师们快速成长,让数学教学团队更加优秀。
三、工作要点
(一)教育教研
1、根据问题导学模式的理念,在立足于课改实践、在用好新教材的前提下,积极开展课改研究课和组内教研课,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运用。组织数学教师观摩、课后讨论,反复探索研究,加强反思,进一步实践,把课改的精神落实到真实课堂。
2、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汇报课和赛课,锻炼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青年教师不断实践、反思,在反思中促进他们进步。
3、在课改要求下,加强每一位教师的教科研能力,通过团队研讨、互相听课评课、网络研讨、撰写反思、发博客等各种形式,为教师们提供畅所欲言的平台,为课改中教材的教学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
4、鼓励教师们对相关理论的学习,为教师们提供教育教学研究的书籍、期刊,也鼓励教师们自己订阅各种杂志文章,学习更多的教育教学方法,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二)教学常规
加强常规管理,细化“五认真”工作,让每一位教师的常规工作更加仔细、认真。
1、备课:在备课时要根据新教材的重新编排和新课标的要求,重新思考符合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环节,用好教材、教参和备课手册这三本书,杜绝只带一本书进教室,重视教案各个环节的完整性,重视个人的二次备课。同时,要加强年级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在集体活动中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备课,组织定期检查。
2、上课:教师要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在教学中注重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中要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活动时间的合理分配、练习层次的多样,要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要及时检测教学的效果,总结教学内容。
3、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作业的布置要有量的控制,要有层次性、针对性。批改要及时规范,尝到使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作业批改中要对学生的错误及时反馈,尤其要关注学生的书写格式,做到工整规范。教研组每个月针对某一年级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4、课后辅导:展开优差互帮,结成对子,互相帮助。利用课余时间针对学生的问题展开辅导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不过,辅导学生时一定要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不能造成不必要的问题。
5、听课:鼓励教师积极听课,在听课中进行学习、反思,学习优秀经验,反思自身不足,在不断的听课活动中让自己逐渐进步。
(三)教学检测
1、抓好单元检测,对每单元知识巩固,查漏补缺,做好检测分析和复习准备,针对性进行进一步练习。
2、带着学生参加各类数学竞赛或相关活动,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激发数学学习乐趣。
3、期末检测严格把关,发现一个学期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一学期教学上的得与失,总结教学经验。
(四)教师队伍建设
1、课改研究课、组内教研课、青年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赛课等各种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共同探讨教学中的方法,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2、组织老师们外出听课,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反思自身工作,在学习中为自身教学提供支柱。
3、博客、研讨、学校之间活动等方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不同教学方法的交流。
(五)学生兴趣激发
1、在教学中注重不同情境的创设,教学环节设计巧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积极性。
2、激励性评价语言运用、奖励政策的使用,对学生进行鼓励,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课堂的乐趣,主动参与学习。
3、发挥兴趣小组魔力。在数学兴趣活动时,给学生设计一些奇妙的、充满探究乐趣的题目或活动,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究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