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教科研团队活动记录3
发表日期:2015/6/17 13:42:49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张福新 有584位读者读过
时间:2015年5月21日
主持人:张福新
记录人:宋雅文
活动形式:说课、研讨;上课、评课研讨
自我校实施七彩故事校本课程来,我们愈发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孩子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一本书就是一艘船,能带人到远方,我们老师和家长带孩子到达不了的地方,书可以带他们到达。我们学校虽是乡村小学,但在领导、老师的努力下,我们一直行走在课外阅读的路上,用自己的方式践行课外阅读活动,让孩子们的梦想落地。
培养孩子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是语文教学的根本。阅读对于语文教学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规律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就是说,阅读是文本意义与读者主体意识之间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是以文本为对象的认识与操作、建构与审美并行的活动。有人说:“阅读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是书面文化的精神消费,是人类素质的产生过程。”
在课外阅读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阅读不是欠缺,而成为学生的另一种负担。于是,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从无到有”,却又“由浓转淡”,因此,在推进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坚持思考,并及时做出调整,努力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保持孩子们旺盛的阅读热情,让阅读成为“自觉”。 语文课外阅读应该是孩子们日常生活的一项常规内容,应该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而学生阅读行为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一个“阅读日”或“读书节”所能解决的,必须因地制宜,建立一套符合实际 且行之有效的阅读制度。为此,我校实施的“多个一”行动计划,即一室一柜,一日一篇,一周一课,一周一首,一期一本。一室一柜就是班班有图书柜或图书角,让学生有地方读、有图书读;一日一篇就是每日循环播放故事大观园,如《孙敬修爷爷讲西游记》,,让孩子在故事里耳濡目染、茁壮成长;一周一课就是每周都要设置一节阅读课,保证孩子必要的阅读时间;一周一首就是学生一周背一首校本教材《诗词天天诵》里的经典古诗词,每日放学路队早读以及上课问好时均可不断重温记忆,走近经典;一期一本就是一学期的假期全校师生家长共读一本经典名著,积累阅读、持之以恒。在实际操作中我将晨诵、午读、暮温结合,形成多种形式全方面的朗读习惯。晨诵——与黎明共舞,利用早读课时间朗读诗词等,结合我校每日一诵的习惯,让课外阅读伴随太阳的升起日日常伴孩子的生活;午读——共度午间好时光。午休,将读课外书作为一种奖励机制,鼓励孩子利用午自习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并不时开展全班齐读一本书的活动,让孩子们沉浸在快乐的阅读之中;暮温——描绘七彩童年,晚上孩子与父母的亲子阅读不仅可以让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更能帮助孩子与父母良好的沟通,促进彼此的感情。
此外,我校还积极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间周进行一次聊书或系列丛书赏析活动。每个学生都要建立一本“读书成长册”(即平日积累词句的读书笔记本),从原有的好词积累丰富到阅读过程中收集到的精彩片段、名人名言、心得体会,学期结束进行“优秀读书册”的评比展示,评出优秀的作品,奖励好书一本。每月利用一节课举行读书交流会,交流所读书的内容,喜欢的人物,喜欢“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经典名句,畅所欲言,谈自己对书,对句,对名言,格言,警句的理解与感想,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首先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选出合适的推荐书目。如我班同读的书就是《笑猫日记》,孩子们与杜真子的那只会笑的猫,或微笑、狂笑、冷笑、狞笑、嘲笑、苦笑,一起感受着情绪的变化,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喜欢读书了,也更爱表达了。"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这渠道最穷的人也能走,不必为通行税伤神。这是何等节俭的车——承载着人的灵魂。"只有多读书,读好书,让书籍成为引领人们走向广博与深厚的明灯,才能给人们涂抹上亮丽的精神世界的底色。为了加强校园书香建设,提高师生综合素质,我校开展了“最是书香能致远,师生同读一本书”的活动。此活动使教师、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与经典交流,净化了心灵,升华了人格,让校园一路书香。
活动结束后,我班还为师生们提供了多彩的舞台,展现了自我的风采。包括师生全员参与的读后感比赛,“同读一本书”交流会等。每项活动都评选出了优胜奖,最后评选出 “书香小博士”、“读书小能手”。这些活增强了孩子们对读书的热爱,每一项活动的开展,收获的都是读书的甜蜜,浓郁的书香弥漫在班级。
阅读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扇窗,开启一道道门,让他们看到一个魅力无穷的大千世界后,阅读会真正成为他们不可缺少的伙伴,成为他们发现真、善、美的眼睛。作为老师我们会坚定走在课外阅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大路上,努力盛开出更艳丽芬芳的花朵,结出更大更香甜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