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六数教研活动(三)
发表日期:2015/6/4 14:54:59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lkxxjs 有693位读者读过
六年级数学教研活动(三)
一。教学设计 授课者:李秀凤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总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正确灵活地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2、通过复习,培养和增强学生正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旧知识的梳理能力。
教学重点:复习巩固
教学难点:正确灵活地解答相关实际问题。
教学手段:ppt
一、知识梳理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有什么相同点和不
同点?
2、要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必须知道什
么?
3、分解每个面怎么求?求每个面各需要什么条
件?
4、要求表面积怎样列式计算?
5、常用计量面积的单位?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
多少?
二、下面的情况怎样计算?
? 无盖的盒子?
? 没底的洗衣机罩?
? 粉刷教室四周和房顶(不刷门窗)?
? 火柴盒的外盒?
? 空调的通风管
三、闯关游戏
第一关
1、正方体的( )个面都是( )形,( )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2、一个长方体的长是2分米,宽是1分米,高是3分米,它的棱长和为( )。
3、正方体的棱长是3厘米,它的一个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4、一个长方体水桶,长是3米,宽是2米,高是宽的一半,它的棱长总和是( )米,表面积是( )平方米。
5、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24分米,棱长是( )分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
第二关
1、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
2、一个长方体的长是5米,宽是3米,高2米,棱长
和为(5+3+2)×3= 30(米)。( )
改正:(5+3+2)×4 =40(米)
3、如果一个长方体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
一定是同样大小的长方形。( )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扩大18倍。( )
5、一个长方体水池,长为2米,宽为1米,高为3米,
要求它的表面积列式为:(2×1+2×3+1×3)×2。( )
改正: 2×1+2×3×2+1×3×2
2×1+(2×3+1×3) × 2
(2×1+2×3+1×3)×2-2×1
第三关
1、一个长方体水池,长20米,宽15米,深2米,占地( )平方米。
A 、30 B、40 C、300 D、600
2、在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桶内外涂漆,涂漆的是( )个面。
A、5 B、6 C、10 D、11
3、一个小型的正方体鱼缸(无盖),棱长是25厘 米,做这个鱼缸至少要用玻璃( )平方厘米。列式为:
A、25×25×6 B、 25×25×5 C、 2.5×2.5×5
4、把一个正方体切成两个长方体,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比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 )
A、减少了 B、增加了 C、没变
5、把一个正方体切成两个长方体,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比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 )
A、减少了 B、增加了 C、没变
终极挑战,
1、把一个正方体切成两个长方体,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比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 )
A、减少了 B、增加了 C、没变
2、一根长3米的木料,把它平均锯成两段后,横截面是两个正方形,表面积正好增加了8平方分米,求这根木料的表面积?
3、把一个长5米、宽3米、高4米的长方体分成两个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多少?
二。教学研讨
六数各教师研讨:
高老师:该课从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入手,复习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并重点提出下面的情况怎样计算?
无盖的盒子?没底的洗衣机罩?粉刷教室四周和房顶(不刷门窗) 火柴盒的外盒内盒?空调的通风管等,从而让学生明白在不同情况下的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不同含义,为接下来的复习铺平了道路。
刘老师:该课时为复习课,复习课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枯燥的,但教者设计了一闯关的形式展开复习,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复习积极性,为较好的完成复习任务奠定了基础。
王老师: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并不难,二学生在计算式仍然经常出错,原因就在于在具体计算时分不清具体要计算几个面?所以开头的几个问题的明确尤为重要。
杨老师:学生基本都能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但在一些细节问题上要引起重视:如几个面的问题,单位名称的统一问题等等。
蒋老师;我觉得,这节课非常全面地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相关计算进行了复习,效果很好。
潘老师: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表面积单位名称转换的练习,这在实际计算中尤为重要,很多学生往往都是会计算,最后在转换上出错。
陶老师:我也这么觉得,在计算时,还要提醒学生细心审题,要注意所给的条件单位名称是否统一,切不可一眼观之没,马虎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