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书香校园>>文章内容
我们都是“水孩子
发表日期:2015/6/2 16:20:59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陶崇发 有595位读者读过
我们都是“水孩子”
——“同读一本书”活动总结
学校读书节期间,组织各班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我班选择了《水孩子》作为此次活动的读物。
《水孩子》为英国十九世纪作家查尔斯·金斯利所著的一部儿童文学经典名著。作者以亲切而风趣的笔调,优美而简洁的文笔,生动地讲述了一个扫烟囱的孩子汤姆如何变成水孩子,并在仙女的感化、教育和引导下,闯荡大千世界,经历各种奇遇,克服性格缺陷,最后长大成人的美丽故事。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男孩怎样成为一个男子汉的故事。
下面就将本次“同读一本书”活动的具体情况小结如下:
一、宣传发动,准备读物,让学生拥有“水孩子”;
刚接到通知时,我就通过班级QQ群、家校通平台向家长宣传发动,让每位家长为学生准备相应书籍(可借、可买)。通知一发,得到了绝大多数家长的响应和支持,一个星期,班级中49名同学已有43名准备好《水孩子》,还有6名学生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及时购买。那这6名学生怎么办呢?我就到学校图书室里去找。嘿!图书室里还真有《水孩子》,还不止6本,把书借过来,孩子们可开心了!经过家长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人手一本《水孩子》终于齐了!每个孩子都有书可读了!
二、创设环境,规定时间,让学生认识“水孩子”;
书本有了,让学生读起来才是最重要的。时间是读书的保证。每天早晨学生到校是陆陆续续的,这个时间段组织大家齐读课文效果也不太好。于是,我就规定学生到校后至全体学生到齐的这段时间,为学生读《水孩子》的时间。学生读起来,我也捧着《水孩子》和大家一起读。在这样整体阅读的氛围中,每个学生都读得很投入。只是每天早晨的这点时间读书,是远远不够的。我规定学生每天放学写完作业,确保半个小时以上的读书时间。当然,这不能简单的说说而以,我通过短信、QQ群的交流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让有条件的家长陪着学生一起读,给学生以榜样和督促。
他们开始逐步地认识“水孩子”。 英国北方一个大城市里,住着一个扫烟囱的小男孩,名叫汤姆。他从小失去父母,被恶棍雇用,整天在烟囱里爬上爬下,清扫烟尘。他的师父经常打骂他,但他仍无忧无虑,十分快活。 一天,他遇到了一位仙女,在她的关心下,汤姆脱去了身上的污垢,变成一个身材小巧的水孩子……
三、搭建平台,交流感悟,让学生学习“水孩子”;
随着学生读书活动的深入,“水孩子”的形象在学生脑海中也一步步呈现。这个时候,学生很想把自己读到的故事,说给大家听,把自己的感悟和大家交流分享。于是,我在先锋网建立班级“读书圈”,又专门利用信息课的时间,教学生在注册,跟帖,为学生的交流,搭建一个网络平台。学生们也不负所望,积极踊跃,纷纷发表自己的感受,将水孩子一步步的成长变化用他们的文字记录描述出来。
王裕涵同学写道:通过阅读《水孩子》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无论是谁都要善良,有爱心,要勇敢的去帮助别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不能放弃帮助他,要安慰,鼓励他。
陶婧然同学写道:我读了《水孩子》这本书,觉得书中的汤姆是个坚强的小孩子。 我从中知道了小汤姆为了寻找到那个美丽的地方不怕危险,勇敢闯荡,经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的地,我很佩服他的勇气,要向他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我的缺点就是做事情不够仔细,只要经过努力我相信一定能的。
……
除了网络平台的交流,我还为同学们提供了口头展示的机会。每周我会利用一个早读课的时间,让同学们分小组上台说说这一周读书的收获或者感受。每一次交流,同学们都异常积极,每一次交流,都觉得时间太短。
通过读书,学生们从汤姆身上学到了勇敢、坚强、善良的品质。他们正在努力地演绎着一个个现实版地“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