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文章内容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发表日期:2015/6/2 11:27:23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陶红梅 有502位读者读过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本课两首五言绝句《锄禾》、《悯农》都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前者写出了烈日下农民辛苦劳作的情景,从而使小朋友体会劳动的辛苦,认识到应珍惜劳动成果。后者则对当时社会农民的境况进行了了解,从而得出农民的生活不易,更应珍惜粮食。表现了诗人对当时农民的深切同情。教学中,我分三步走组织教学。

首先借助插图,初步了解诗意。古诗语句简单精炼,低年级的学生不容易通过文本读懂意思,更不能够理解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但是课本中的插图呈现出诗中所要描绘的情景,所以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配有插图,以图激趣,让孩子们观察图上的内容,说说图上画的农民劳动的情景,再多遍诵读古诗,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结合图从诗中读懂些什么?这样一个环节,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习惯,同时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如通过第一幅火热的太阳,农名伯伯挥汗如雨锄地的场景,学生能够大概说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意思。通过第二幅图,学生能够说出看到了一位老农却躺在地里死了,旁边的孩子在哭泣。引导学生找出哪一句描写农民伯伯饿死的,学生自然水到渠成的找到“农夫犹饿死”。虽然学生对图的解说不够深入,但是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古诗教学,尤其是低年级的课堂,我们不要突兀地去理解意思,可以充分利用情境图,让学生理解文章所要描绘的情景,学生自然会在脑海里展开想象,接着可以先读读古诗,再看看图,再读读古诗,这样就能慢慢弄懂古诗写的是什么内容了。

其次分析语句,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学生通过图,大概知道文章描写的内容,这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我引导学生多读,在读的基础上扣住重点的语句,如“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大部分学生能从中说出农民伯伯锄地的辛苦,我抓住这一点,打出一组浪费粮食的图片,孩子们很自然地受到冲击和震撼,情不自禁地表达,说出“我们要节约粮食”、“要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等深明道理的话,思想渗透水到渠成。从而引出诗中的中心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在讲解《悯农》这课时除了抓住重点字句让学生理解意思,还要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如学生对“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能够理解,为什么收获了粮食还会有人饿死,针对为什么“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我简单的介绍社会背景。看着学生惊愕的表情,我进行了追问,你想对农民伯伯说什么?有的学生说“农民伯伯你们好可怜”抓住这一点,我引导学生再一次理解标题《悯农》的含义,体会作者对农民的同情之情。有的学生能够联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表达了要爱惜粮食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