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文章内容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反思

发表日期:2015/5/13 10:08:00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陶红梅 有454位读者读过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反思

马榕榕

本文是一篇人物故事,讲的是邓小平爷爷从小认真练字的故事。全文共2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绍邓小平爷爷从小就能写一手好字。第二自然段具体写邓小平爷爷从小怎样练字和所取得的成绩。这也是本课的重点。教学时,我板书好课题,让学生们齐读课题,并提出:“他”是指谁?“红圈圈”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会得红圈圈?

指导朗读时,本课轻声字比较多,除了“着”“了”“的”等明显的轻声字以外,还有“画个红圈圈”“爷爷”“孩子们”“时候”“上面”“心里”等词语中带点的字都应该轻声。初读时,学生读的结结巴巴,针对本班学生朗读方面的不足,我帮助学生画好停顿,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

第二自然段,先生是怎样教学生练字是本文的重点,教学中,我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来进行提问:“学生们我们平时写字,老师对你们都有什么要求?”学生很快就说出了:“身要正,肩要平,臂要开,足要安。握笔姿势要正确,眼睛离书和本子一尺远。”接着我引导孩子回忆怀素是怎样写字的呢?大家立刻对我的提问做出了有效的回答。最后我再让大家想一想:那么我们课文中的先生又是怎样教邓小平写毛笔字的呢?学生很快找出:“先生要孩子们先用纸蒙着字帖描,等练熟了,再照着字帖写。”经过这样的点拨和引导,学生终于走出理解的误区,真正理解了“先生的要求”的真正含义。
  教学时,我尽量让学生自主学习。在理解“先生要孩子们先用纸蒙着字帖描,等练熟了,再照着字帖写。”这一句的时候,我原来准备直接告诉学生这句话的意思。几经思考,我把教师的“示范”改为让学生亲自实践。所以,我让每位学生准备一张薄薄的白纸,再让学生“先用纸蒙着字帖”,然后按照我平时的描红要求,照着字帖描。最后再拿去白纸照着字帖临写。在这一过程中,我相机进行点拨,告诉学生什么是“用纸蒙着字帖描”,什么是“照着字帖写”,学生很快便心领神会了。
  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和策略是层出不穷的,只要运用恰当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