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两组建设>>备课组>>三年级>>数学>>文章内容

三年级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发表日期:2015/4/2 18:32:47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lkxxjs 有701位读者读过

三年组,对于第四单元的混合运算,进行了集体备课

以下是关于第一课时的教案

第四单元第1课时: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⒈ 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⒉ 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进一步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

3、结合现实经验,经历乘和加、减的混合运算先算乘的推倒过程,熟练应运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会把分步算式按顺序合并成综合算式。

教学难点:加法在前,乘法在后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⒈口答列式:(出示卡片)

  ⑴2832的和是多少?  ⑵60减去17的差是多少?

  ⑶165的积是多少?  ⑷68相乘得多少?

  ⒉列式解答:

  出示:每本笔记本5元,买3本这样的笔记本要多少钱?

  学生在本子上列式。集体订正,说一说这题要求什么?需要知道什么?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⒈教学例题1

师谈话:同学们都逛过文具店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这个文具店看看。

⑴出示例题图:提问:这家文具店出售哪些商品?每件商品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生自由回答)

⑵出示问题:小明买了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了多少钱?请同学们试着自己解答。(生独立解答,师巡视指导)

3)汇报:请两生板演

学生可能这样列式:× 5 = 15 (元) 15 + 20 = 35(元)

分析:

提问:你们是怎样解答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

 

提问:15+20中的15表示什么?是怎样得出来的?20呢?

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必须要知道什么?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在解决小军用去多少钱的问题时,用了几步计算?

生:两步。

师:也就是用了两个算式。

师谈话:同学们,像刚才你们用两个算式来解答,在数学上叫分步列式解答,你们能不能将这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个综合算式解答呢?

⑷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试着将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出一道综合算式。

5)生汇报交流,请两生板演。

学生列式:× 5 + 20

6)分析:

师:这一道算式能包含上面的两个算式吗?说说你的想法。

 生:能,算式5×320中,第一步计算5×3的积是15,第二步计算1520的和是35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出第一步、第二步,也就是说5×320这个算式要几步计算?

 生:两步。

 师:哪两步?

 生:第一步是算乘,第二步是算加。

 师:同学们,像刚才这个算式,它不仅仅是乘法,也不单纯是加法,它是一个混合算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两步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师:结合情境图谁能说一说5×320,第一步先算什么?表示什么意思?第二步再算什么?  又表示什么意思?

生:第一步先算5×3,表示买3本笔记本用的钱。第二步再加上买书包的20元,表示一  共 用去多少钱。

师:结合情境图说一说5×320,能先算320?(学生基本上能结合实际情境说出不能先算320的道理)

师谈话:这样含有两步计算的综合算式,同学们会读吗?

(带领学生读算式:3的积再加上20,和是多少?)

 

7)尝试计算:

(师带领学生计算  )        

  3 × 5 + 20

= 15 + 20

= 35(元)

答:一共应付35元。

(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格式)

  师:对比分步与综合算式,比较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生讨论交流后,集体订正)

  ⒉教学例2

  ⑴出示问题:小红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

⑵请同学们列出综合算式,并想一想综合算式应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

生:5018×2

师:第一步先算什么?表示什么?第二步算什么?又表示什么?

    生:第一步先算18×2,表示买2盒水彩笔的钱。第二步再用50去减18×2的积,表示应找回的钱。

集体计算,师板书:        

 50 - 18× 2

=50 - 36

=14(元)

答:应找回14元。

再问:算式中5018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为什么?

3)深化:

师谈话:老师也买了一些文具,你们想知道吗?看老师写的算式你能结合情境图说说老师买了什么,或分别在解决什么问题吗?

师:× 8 - 20       8 + 5 × 

    (由于情境图信息比较简单,学生都能结合情境图说出每道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师:请同学计算上面两道算式。

 

  ⒊总结运算顺序。

⑴比较算式。提问:这几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解答时,这几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组讨论)

2)补充课题: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3)提问:如果题目中同时出现了乘法和加、减法,你应先算什么?(同位交流)

4)指导学生完成书上空,并齐读书上结论:算式中含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

5)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解决问题,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

 三、组织练习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然后再让学生计算。

⒉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说。提问:在计算这样的综合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

⒊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⑴比较:每组中两题有什么是不同的?想一想,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

⑵提醒:在计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在计算混合运算时,想对你的同学有哪些提醒?

五、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第3题和第5题。

板书设计: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3 × 5 + 20

                       = 15 + 20

                       = 35(元)

 

 

以下是老师们的讨论要点:

1、这个单元的重点: 掌握运算顺序;小括号的应用;尝试列综合算式

2、这个单元最难的地方: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教学建议: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用来做练习,看似计算很简单,但一定要让孩子们理解算理。知道为什么这样?

大家争论的地方:是不是以后就必须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观点1、必须

观点2、可以列,用分步计算也可以。

其实我们会发现,四年级的孩子有时还用分步计算解决问题。我们鼓励大家用综合算式,如果不会的孩子可以分步计算。

这里的要求是初步感受,初步学会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