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两组建设>>备课组>>四年级>>数学>>文章内容

禄口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八册集体备课(二)

发表日期:2015/4/7 13:25:24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lkxxjs 有614位读者读过

 

 

 

禄口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工作单位: 禄口中心小学 活动时间2015 年 4月 7 日活动主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 活动地点 四年级办公室   参加成员  四年级全体数学老师  主 讲 人  耿泰和

一、耿泰和老师谈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笔算乘法, 27 页。  四年级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在本单元一开始学习口算乘法, 是对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的一个回顾和提升。在本块内容中,学生将进一 步学习乘法知识, 从两位数提升到三位数。 本节课中略微涉及到第 29 页的 知识——行程问题。本课的学习也是为下次的新内容——因数中间或末尾 有零的笔算乘法——埋下伏笔。

二、耿泰和老师谈教学设计过程及设想

(一)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活动内容 及进程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3、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4、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二)教学设想

1、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温习了旧 知,而且也为学生学习新知架起了桥梁。 2、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三位 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进而探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 3、让学生交流合作,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组内其他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再备课

对《三位数乘两位数》一课的设计作进一步修改。活动反思 与建议 通过这次的集体备课,大家在活动中各抒己见,觉得帮助颇大。大家认为 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尊重学生,使学生体验成功非常重要。 大家一致提出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互动、合作、讨论等活动探 索新知。教师尊重学生的发现,善于鼓励学生,使学生体验成功,同时让 学生动手设计有规律的图案的作业,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应 用能力,放飞学生的思维,是课堂更加扎实有效。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教案

禄口中心小学 耿泰和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 27 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的 笔算方法。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 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3、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习模 型化的数学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 难点:掌握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 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尾与十位对 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昨天老师发现有一种彩笔正在特价销售。(

出示图片及有关数据) 师:观察图片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生:每盒 24 支,13 盒彩笔,一共多少支? 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讲评时请同学们说说计算步骤和要点。

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与第一个乘数相乘,再用第 二个乘数的十位与第一个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相加。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创设情境:国庆节期间李叔叔乘火车到北京旅游。 1、课件出示:李叔叔从济南乘火车去北京用了 12 小时,火车 1 小时约行 145 千米。济南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2、认真读题,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问题。 3、独立列式:145×12= 4、经历计算过程。 (1)请学生估一估 145×12 的大致范围。 估算一:把 145 看成 150 150×10 得 1500 150×2 得 300 1500+300=1800 145<150 所以结果应比 1800 米少一些。

估算二:把 12 看成 10。 145×10=1450 12>10,所以结果应比 1450 米大。 (2)笔算。你们已经学过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现在请你们尝试 列竖式计算 145×12。 ①学生独立尝试笔算,教师巡视课堂,特别关注平时计算错误率高的同学, 看看他们每一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②反馈计算结果,要求学生回答: 先算什么?(先算 145×2) 再算什么?(再算 145×10)

最后算什么?(2 个 145 与 10 个 145 的和) 板书:145×12=__千米 ③说一说,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步骤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有什么区 别和联系。(我们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它们都是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乘数,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第 二个乘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乘数,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 起来。) ④对照自己的估算结果,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是合乎实际, 以提高学生估算的真确性。 (3)用计算器计算。让学生用计算器算一算 145×12,然后再和笔算结果 对照、检验笔算结果是否正确。 (4)总结: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乘三位数,再用两 位数的十位乘三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板演:32×346 561×18 215×39 47×282

通过板演使学生明白: 遇到两位数乘三位数可通过交换被乘数与乘数的位置 让学 生进行运算,渗透化归的思想。

 2、练习七第 3 题。 164×32= 217×83= 54×145= 43×139= 254×36= 328×25=

提示学生: 怎样列竖式可使计算方便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 对比的基础上反思, 明白在列竖式时,上面一行写三位数,下面一行写两位数,这样计算比较方便。 同时提醒学生书写要工整,数位要对齐,计算要仔细。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温习了旧知,而且 也为学生学习新知架起了桥梁。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 算方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进而探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 在这一过程中,我先是让学生估算,再让他们笔算,最后用计算器检验,这样, 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既掌握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引导学 生学会学习。 先对学生本堂课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和表扬,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接 着,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学到了什么本领,既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 养了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最后,让学生提醒大家计算时还应该注意什么,一 方面给优等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让全班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的重点、 难点和容易发生错误之处得以回顾和反思,有利于知识的掌握、理解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