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两组建设>>教研组>>六年级>>语文>>文章内容

六年级语文组开展第一次教研活动

发表日期:2015/3/18 9:23:44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lkxxjs 有606位读者读过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授课人:周海波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13个,理解21个词语的意思。

2、学会按照课文后练习第3题的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3、懂得对敌人不能讲慈悲,要善于识破敌人的诡计,并和敌人斗争到底。

4、感受人物特点,感受文章语言魅力以及情节编排特点

教学重难点:上2、3、4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唱《西游记》主题曲。

最喜欢这里面的哪个人物?为什么?那你能说出几个猴哥的故事吗?这些故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介绍《西游记》。孙悟空是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西游记》里的主要人物。《西游记》它想象丰富,故事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它从诞生到现在的四、五百年里,不但我们中国人喜欢,而且已成为了世界文学中的拥有的最广泛的读者的著作之一 ,被改编成几国文字,还被拍成电影、电视,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揭题: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中也节选了两则孙悟空的故事,一则是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三借芭蕉扇》,一则是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板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二、一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边读边在脑海里过电影,想想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检查:(1)读出生字,并给这些字组词:

        僧、诡、嗅、妖、缕、杖

(2)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中心词是什么?现在你们能借助这个课题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课文主要写了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故事)

三、二读课文,初探人物特点

1、那你能找出课文中还有与三有关的描写吗?

三个人物    白骨精三变,孙悟空三打   白骨精三跑   唐僧三拦

2、现在谁能谈谈你对这些人物的初步感受吗?

3、你能很快地找出孙悟空的一打,二打,三打分别在哪一段吗?

四、学习一打

好,我们首先来欣赏孙悟空与白骨精的第一个回合。

在这一回合里,有几个人物出场,那这些人物当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一位?最喜欢的是哪一位?

不同的同学会有自己不同的答案,那下边就请大家划出自己喜欢的那一位的有关句子,好好地体会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比如,感情朗读,比如表演人物的动作,也可以谈谈自己是如何从语言文字里读懂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学生交流:(随机由学生说)

说说你品读的是哪一位?

A、(如孙悟空)你用什么方法来体会人物特点的。

1、(如朗读)好,你来有感情地读一读描写悟空的句子,好吗?谁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么样我觉得他哪儿读得好,读出了什么?哪儿读得不好,应该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教师可范读,让学生体会)

学生练读,再指名,再评议。

大家刚才理解得到位,读得也很有感情,其实老师还可以教你一招,保你更具大圣风采,想不想学,就是配上动作,试试)

悟空的本领了得,火眼金眼,我看我们的同学的本领也更是了得,老师虽能不能目睹悟空的风采,却从你们的朗读里,你们的体会里,你们的动作里看到了一个活脱脱的悟空,一个机智,善于识破诡计,嫉恶如仇的孙悟空。

2、如学生是以表演来理解,思路如下。

一生表演,其他同学当导演,说说他的演技。

请导演们说说表演水平。提醒从四个动词上来评价,有没有演到位。从这个动作里你们体会到了一个怎样的悟空。为什么?那能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吗?在朗读时,要注意什么呀??对了,要读出悟空的特点。

3、如学生以谈体会来理解人物,思路如下。

那就让学生先谈体会,我从哪些词里觉得悟空怎么样?体会得很好,谁能来读出来呢?读出一个机智的,孙悟空。再配动作。

要求学生能说出孙悟空识破白骨精的妖术,嫉恶如仇,敢于斗争的特点。

B、那哪位同学来说说唐僧和白骨精呢?

白骨精:

你先把描写白骨精的句子读一读好吗?

说说你觉得白骨精怎么样?你想用什么方法向大家报告你的学习成果。(要求学生能说出白骨精诡计多端,善于乔装打扮,还想使用美人计,把自己变成一个善良的、纯朴的,可爱的村姑以希望获得人们的喜爱。真是一个可恨的白骨精。)

那唐僧呢?谁来分析一下唐僧的性格特点。

唐僧:

读了这一句,你觉得唐僧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说说理由。唐僧善恶不分,白骨精是个妖怪,他却说他是个好人。如果没有他把悟空拉住,也许在第一回合里悟空就能消灭那个妖怪了,也就不会有下文的被妖怪捉去,差点遭受被杀的祸害了。

刚才我们通过读,通过说,了解了这三个人物不同的特点,其实呢,我们还可以想,想出他们 的心理活动。现在就请大家选择一个人物,来把它的内心的活动写出来。

小黑板出示:

白骨精:我要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悟空:我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  僧:我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自学二打与三打

刚才我们大家通过不同的方式,初步体会到了悟空的机智、白骨精的狡猾、唐僧的是非不分不同的特点,接下来大家能不能用刚才的方法再次体会在二打、三打中这三位的性格特点呢?

同学自学,也可分组学习。

同学交流:以学生的发言为主,学生说谁就先交流谁,一般的思路是学生先找出描写这些人物的句子,然后可以让学生先感情朗读,再谈谈对人物的理解,也可以先谈理解再感情朗读,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基本要求:

孙悟空:

二打学生能说出悟空善于识别妖怪,但是他的气愤之情更为强烈。

三打主要能说出悟空的火眼金眼非常厉害,不管白骨精变成什么,都骗不了老孙。悟空嫉如仇,敢于斗争 具有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设疑:大圣,你心里倒底在想什么呀?你就不怕师傅责备了吗?你师傅的紧箍咒可是很厉害的呀?

你现在有什么话来夸夸悟空吗?

白骨精:

二打能理解到白骨精诡计多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三打能理解 妖怪利用唐僧人妖不分的弱点,把自己扮成一个来寻找妻儿的孤老头子。先是大喊救命,再是控告孙悟空打死了他的老伴和女儿,要与孙悟空拼了,最后利用唐僧拦住悟空的机会逃命。真是个诡计多端,善于变化的妖怪。

唐僧:

二打主要理解唐僧对悟空的不满的程度加深了,也说明了唐僧的糊涂。

三打主要理解唐僧对妖怪要“以慈悲为本”,要让学生说出唐僧说的“人以慈悲为本”是什么意思?他的话错在哪里?要让学生说出做人要慈善,要有同情心,唐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对白骨精讲慈悲就大错特错了。就如那个老夫与蛇中的东郭先生。真是糊涂啊!!!

设疑:

刚才我们分别从三个人物各自的语言,行动里体会到了人物的不同特点,今天老师还再教给你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同一个故事里,人物之间的特点可以互相烘托。你能体会得到吗?比如写白骨精如此诡计多端,你会觉得孙悟空怎么样?又如白骨精如此狡猾,孙悟空如此忠勇,你会觉得唐僧怎么样?

刚才我们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用不同的方式领悟了三个人物的鲜明的性格特点。这就是名著的魅力所在。课文里的一打、二打、三打情节类似,但是同学们有没有觉得重复之感呢?那是为什么呢?

去年我们学习了《三借芭蕉扇》,我们也曾经提到,古典文学里有很多以“三”开头的故事,举例子,只是为了反应一次又一次的千辛万苦。很多数字有这样的意思,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搜集。

六、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收获?

读读名著吧。

 

 

 

 

 

教师评课:

张福新:

我听了周老师执教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堂课,深有感触。周老师那亲切的语言、自然平等的教态,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本堂课上得相当精彩,纵观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并选了相当恰当的切入口,抓住“三”这个关键词,从大处着眼文本,使长文短教,力求营造新型的语文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溶情,舞动课堂

新大纲特别讲求“人文性”,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在整堂中,老师用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以及积极与学生商讨的态度,善于用简洁明快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激励着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始,周老师让学生先齐读课题目《三打白骨精》,再读原著的题目。两个题目一对比,不仅营造了和谐宽松的阅读氛围,更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动机此时,学生的阅读心向在教师的调解与引导下,转向了诱人的故事之中,即想想白骨精与孙悟空三个回合的斗争场面怎样的?他们期待的是一睹为快。学生大多体现出了学习的热情。课堂上,周老师处处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使学生时时感到温暖,给他们以启迪、赏识。

二、读中感悟,悟中体情

语文新课标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三打白骨精》一文是很好的阅读教材,如何深入文本,朗读训练如何落实,教师以情一步步推动文章的品读深入,他并不急于从主要人物孙悟空入手,而是从另一个独特的视角,研究白骨精的诡计多端,以它的坏来衬托孙悟空的正义。如白骨精刚发现唐僧时说的一句话“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今天机会来了!”周老师这样教学:1、自言自语是怎样说?引读这一句话。2、此时白骨精心里头的高兴啊,都承受不住了,那就叫——不胜欢喜。老师又叫学生用“不胜欢喜”语气读,通过多种形式地读,学生对白骨精狡猾、贪婪的形象展现出来了。找出最能体现孙悟空句子,进行品读。教师以情感来推动阅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展开阅读。如教学一打白骨精时,周老师让学生自由地读,找出字词谈体会。让学生读中感悟。

陶应平:

合作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课堂中,周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如学习完“第一打”这一部分,老师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方法,老师非常自然地把“读课文——画句子——品词语——悟性格”这一学法迁移到第二打、第三打。让学生运用学法自由组合学习小组,经过小组讨论,最后由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而且增强了创新的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邱宏: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气氛,还在于语文学习需要熏陶感染。老师整堂课很重视情境营造,如教学白骨精一变“美貌的村姑”时,老师为了让学生了解“美貌的村姑”到底有多美?老师设计了这样的情境:1、说说形容女子美貌的词语如沉鱼落雁、闭月羞花……2、我们看看原著中的描写。老师出示句子。老师让学生去分析名著中白骨精变化后的长相妙在哪儿?3、这就是经典名著的魅力生动形象的语言带给我们充满情趣的阅读享受。把原文中的这段语放进句子中读读。被周老师这样一调情,我们都这“美貌的村姑”所吸引,何况是好色的猎八戒怎能不中美人计呢?学生兴趣相当高,个个脸上洋溢着笑脸,对后面“八戒嘴馋,夺过罐子就要动口”迎任而解。为了学生再次升华对悟空人格的了解。老师播放音乐动画《西游记》的主题歌。学生的兴趣达到了高潮。

陶勇:

在本课教学中,周老师充分体现了其自身的教学素质和扎实的语文功底。周老师那自然大方的教态,适时恰好的点拨让学生更充分的发挥自我光彩。整堂课老师巧用歇后语、俗语,成语,如白骨精三变用了美人计、苦肉计、连环计。在学生读懂这二次唐僧责怪悟空,老师这样总结到:在唐僧看来,做人应该向善,“出家人乃慈悲为主”“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伤人性命要下十八层地狱,扫地恐伤蝼命,爱惜飞纱罩灯,现在他看到悟空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认为悟空是无心向善,有意作恶,真是罪不可赦啊!这样一连串的歇后语、俗语的妙用,唐僧的性格一目了然,太迂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