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
发表日期:2015/3/18 9:15:03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lkxxjs 有592位读者读过
《半截蜡烛》集体备课
主备人:周长文
教材简析:
《半截蜡烛》是九年义务教育语苏教版第十二册第六课文。课文生动地记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事,赞扬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课文可分为四段。描绘了一场紧张激烈而又没有硝烟的战斗,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地相当细腻。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玄。
教学目标:
目标具有激励,导向功能,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本课的特点和六年级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厄运”、“摇曳”、“镇定”等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4)通过合作的形式,续编故事,培养孩子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这些教学目标是在课堂中综合渗透完成的。]
3.教学重点、难点:
从不脱离教材本身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考虑,围绕课后练习题,确定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4.课时安排:
计划2课时完成
附《半截蜡烛》教案
第6课《半截蜡烛》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相关资料收集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围绕“半截蜡烛”定了什么内容???
3.请同学们围绕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轻易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
3.课堂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如下(顺便理清脉络) 课文先写??接着写??然后写??最后??
4.再读课文,检查字词:
音:蜡烛 许诺 遭到 盯住 琳琅满目 楼梯 摇曳 强盗 秘密 厄运 绝妙 微弱 绝密 镇定
义:厄运:厄,困苦,灾难。困苦的遭遇。 厉声:声音严厉 从容:不慌不忙 摇曳:摇荡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乱。
三、指导分段朗读。
四、课堂练习
1.抄写词语 2.朗读、思考课后练习4
板书设计:
半截蜡烛
第6课《半截蜡烛》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读读、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3.通过合作的形式,把故事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读读、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难点:通过合作的形式,把故事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相关资料收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半截蜡烛》这篇课文。
谁能根据屏幕提示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当_____时,伯诺德夫人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当_____时,大儿子杰克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当_____时,小女儿杰奎琳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2.那么,伯诺德夫人一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引入新课。
交代: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通过合作、探究把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分三场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好吗?
三、学习第一场戏。
1.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读第一场戏(第三自然段),思考:你准备通过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来演出她的勇敢、机智。把重点词句用相应的符号圈画出来。
2.交流。
动作:(急忙)取、(轻轻)吹。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再做轻轻吹的动作。
重点提示:为什么要轻轻吹?大家一起读句。
语言:关键读好哪个词?(亮)为什么?
要读得不引起德军的怀疑?指导朗读。
心理活动:个别读,从中体会到什么?
圈画重点词。引读。
假如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能把这段心理活动以你自己的口吻表达出来吗?。
指导这是你的心理独白,你这么大声说出来,不引起敌人的怀疑才怪呢。谁再来做一回伯诺德夫人。
3.小结。
4.除了伯诺德夫人,这场戏中还需要哪些角色?(三个德国军官。)演出他们怎样的特点?文中提示我们演好哪个动作?(闯)除了动作,你还能联系第一二节的内容想象一下他们进来会说些什么吗?
5.杰克、杰奎琳什么特点?
6.布置任务。为了确保演员发挥最好水平,给一点合作的时间,下面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商量一下如何把文中提示我们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表演出来。
四、学习第二、第三场戏。
1.小结布置:刚才,我们通过共同合作、探究,非常成功地完成了第一场戏的演出。能采用刚才的方法自己合作完成后二场戏的演出吗?第二场戏的主角是——?第三场戏的主角是——?组长起立,代表小组选择其中一场戏。
2.同法默读一出戏,思考:你准备从人物的哪些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来演好机智、勇敢的杰克或杰奎琳?圈画关键词句。
3.交流杰克。
动作:(慢慢站、端、从容搬回、生火、坐待)重点提示: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得这么从容的?读句。
语言:关键读好哪个地方?(真冷)指导朗读。
其它角色又要演好哪些表现呢?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想该抓住哪些方面演出其它角色的特点。
4.交流杰奎琳。杰奎琳的机智、勇敢你认为关键是演好哪个地方。
5.小结。
6.挑选两组表演。下面同学作评委,评出最佳主角奖和最佳配角奖。
五、总结。
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以国家利益为重。靠自己的机智、勇敢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多么爱国的一家人啊!
六、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通过合作、探究学会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把课文编成简单的课本剧读读演演。其实,在第二次世界期间,发生过无数像这样感人的故事。同学们可回去拿些资料,并把今天的方法试着把他们编成课本剧来读读演演,好吗?
板书设计:
送情报 ( )
半截蜡烛 夫人快乐( ) (机智、勇敢)
儿子搬走( ) 爱国主义
女儿端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