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道快速跑教学案例
发表日期:2010/6/18 10:44:07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无 有694位读者读过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基本教材为弯道快速跑,水平目标三(五年级),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跑发展起来的,学习和掌握弯道跑的基本技术,可充分发展平衡能力、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发展学生身体灵敏、协调性和下肢力量都有良好的效果。
1、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弯道跑的练习掌握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学会跑的正确姿式,提高跑的能力。
(2)通过练习发展自身速度、耐力、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2、教学重点
学生能了解掌握弯道快速跑的基本动作要领,积极进行自主学练。
3、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掌握好弯道快速跑过程中身体倾斜的角度,保持好身体平衡,并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二、学情、学法与教法分析
1、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年龄为11、12岁左右,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加速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表现欲和独立性,具有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表现其追求成功,尝试挑战,靠努力和奋斗赢得胜利,超越自我的心理倾向。也可使学生心里积聚的压力得到宣泄,心情愉悦,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挫折。
2、学法分析
(1)、水平段练习法:
根据学生个人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进行兴趣分组、性别技能分组和升级练习,保持学习兴趣并兼顾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
(2)、尝试练习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大胆尝试做弯道快速跑练习,并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出最佳的方法。
3、教法分析
(1)、游戏参与法:
将教学寓于“弯道让距追逐”和“十字接力”游戏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示范法:
根据学生的感性思维较强,而理性较差、善于模仿的特点,老师应用规范的示范,以让学生模仿练习,提高学生的技术质量和兴趣。
(3)、指导、纠正错误法:
针对一些出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纠正和指导,可有效的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分析
1、调动情绪、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问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200米比赛冠军是谁?有谁看了比赛实况?
生:博尔特。他还打破了世界纪录
师:看来同学们知道的真多。其实,博尔特拿冠军打破世界纪录一方面是他跑得快,另一方面是他的跑的技术尤其是弯道跑技术非常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弯道快速跑,让我们一起来挑战博尔特。
【反思】:教学导入引用了学生了解的体育明星来创设情境,具有生活性,让学生有一种熟悉感,迸发出强烈的参与欲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气氛。
2、自主体验、探究学习
学生分组练习30米直道快速跑、50米弯道跑
师:刚才大家练习了两种跑,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生:感觉弯道跑中跑快一点人要向外飞出去了。
师:对,那叫离心力。
生:感觉如果跑快一点身体要向里面倒,而且右手臂摆动幅度要比左边大,这样才能保持身体平衡。
生:还有,跑快一点感觉脚着地的部位和直道跑不一样,都是靠里面的地方着地。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动脑筋了,真棒!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弯道跑吧。
【反思】:教学中,我们要摒弃老的观点,应根据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他们大胆去进行探究学习,让学生在摸索中逐渐了解技能要领,要相信学生;就算错了又怎样,大不了回头再来。
3、师生齐力、掌握技能
教师出示弯道跑教学挂图,讲解、示范动作方法与要领:弯道跑时要求左脚前脚掌外侧,右脚前脚掌内侧着地,左腿膝关节外展和右腿膝关节内扣,身体重心向内倾斜协调用力,右臂的摆幅大于左臂;带领学生进行原地模仿练习。
师:刚才我们已经系统地学习了弯道跑的原地动作,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进行快速跑动的体验练习,看看我们还需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分组进行弯道快速跑练习
师:大家感觉怎样?
生:我感觉身体倾斜度和跑的快慢有关,跑的快倾斜要大一些,慢要小一些。
生:还有右臂摆动幅度虽然要比左臂大,但频率一样。
师:非常好。大家很聪明,其实这个倾斜多少度,也没一定值,在里道,要克服的离心力大,倾斜的角度就大,越往外道,则要倾斜的角度越小,而且倾斜角度和跑的快慢也有一定的关系。
【反思】:科学的观点认为:经过实践证明的知识是可信度最高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光靠自己的威信去说服学生相信,更应该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发现,这样得来的知识才是最可靠、记忆最深的。
4、游戏竞赛、技能延伸
A、
师:弯道跑技能大家已经学习过了,下面我们分组进行一个小游戏:抓尾巴(弯道让距追逐跑)。两排同学站两条线,前排同学把红领巾拴在裤腰上,听到哨声两排一起跑,后排同学尽量去抓住同跑道前面同学的尾巴,抓到为胜!
教师组织学生按照能力差异、性别差异进行弯道让距追逐跑练习,提醒学生注意事项。
B、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十字接力”游戏
(1) 讲解、示范游戏方法和比赛规则,尤其是要从外道超越以及交接棒结束后应尽快从内测离开跑道。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比赛。
【反思】:学生通过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练习方法,开展游戏竞赛活动能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既满足了学生争胜的心理,而且对于技能的进一步掌握、运用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四、案例反思
1、本案例的主要特点是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
2、本案例遵循学生课堂上的心理活动发展过程,进行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仅起到适时的诱导和点拨。在技能的学习时,不再是以往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分组练习的老方法,而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感,,经过思维在大脑中形成表象,逐渐影响技能生成。
3、本案例重点通过游戏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能、发展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把教材和游戏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探究性学习和游戏活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提高,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4、让学生爱上体育课,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比不可少的条件,在教学中要实施尊重教育、以境激情、以情育人,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教师和学生应在一个民主、和谐、平等的环境中共同学习,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增强教学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