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海月老师执教《认识面积》
发表日期:2015/3/23 16:17:22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lkxxjs 有683位读者读过
王校视导了我们年级组的年轻教师,徒海月老师上课
以下是徒老师的教案设计:
认识面积
徒海月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74-76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使学生主动探索,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激发学习、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初步掌握比较两个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一般方法。
难点: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 谈话引导
我们的学校美吗?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你看见校园角落里盛开的红梅了吗?路过时那阵阵芬香,是美的!
你看见花坛里那一株株矮矮的灌木吐出嫩绿的叶芽了吗?那彰显生命的绿色,是美的!
同学间的互帮互助,也是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美就在我们身边,知识也一样,
“我们身边也不是缺少知识,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知识的眼睛”
大多数情况下,同学们习惯于依赖老师将知识传授给你,其实我们自己也能从生活中发现很多我们已经知道,但老师从没有讲过的知识,大家信不信?
好,那今天我们就来用我们自己的眼睛试一试。
就从我们最熟悉的教室开始吧
二、新授
(一)从身边发现“面积”
1、 先来观察一下我们每天使用的课桌,里面蕴藏了哪些数学知识?(课桌是长方形的)
(一定强调:课桌面是长方形的,伸手摸一摸)
2、 再来观察一下,我们每天用的数学书,你又想说什么?(数学书是长方形的)
(一定强调:数学书的封面是长方形的,伸手摸一摸)
3、 既然这两个物体的表面都是长方形的,那你能告诉我它们哪个面大,哪个面小吗?
(课桌面大,数学书封面小)
引导:现在我告诉你们,在数学上,我们将课桌面的大小,叫课桌面的面积,将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叫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懂了没?
那要是照这样说下去,粉笔盒表面的大小,叫( )(并让指名学生摸一摸);
文具盒盖面的大小,叫( );黑板面的大小,叫( )……
4、 你能用刚刚说的“面积”一词,再来比较任意两个物体的面积大小吗?
(黑板面的面积大于课桌面的面积……)
(二)物体表面的面积——平面图形的面积
1、重叠法:
展示两幅画,你能说说这两幅画是什么形状的吗?(长方形和正方形),那你觉得这幅画的面积和他们的形状有关系吗?(就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那你能说说哪幅画的面积大一些,哪幅画的面积小一些吗?
口说无凭,我们自己先动手操作一下,再来说说你是怎么判断的?(发纸、学生操作验证)
同桌两人一组,先由一人任意画一图形,再由另外一人画出一个面积大一些,或者小一些的图形。
2、 方格法
老师遇见了一种情况,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困惑。如果同桌两个人画的图形的面积比较接近,一下子看不出它们的大小,该怎么办?如果采用重叠的方法仍然比不出大小呢?
同桌提供两张例如例2的图片,先让大家动手试一试,比较比较。
为每个小组提供一张事先准备好的方格纸
提示:这张方格纸能给我们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请大家先想一想,再动手做一做。
(占的方格越多,面积越大)
Q:你能在这张方格纸上再画出几个长方形,并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吗?
(学生操作,并追问:你画了几个长方形?哪个长方形的面积最大?哪个长方形的面积最小?)
扩展:你能画出一个包含有12个小方格的长方形吗?
3、 拼凑法
对于规则图形,把她们放在方格纸中,我们能很快比较出它们面积的大小,那不规则图形又该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想想做做第4题)
三、反馈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
2、想想做做第5题
四、全课小结
提问: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面积
观察法 物体表面的大小
重叠法 面积
方格法 平面图形的大小
拼凑法
王校组织三年级数学教师对这节课进行研讨:
教研记录:
王校主持:
请老师们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感想,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建议和不足。
陈老师:
徒老师虽然刚毕业,但课堂上很老练,很多地方处理的很好。
张老师:
从生活中引入,蛮好的,可是数格子那里怎么就光一个一个的数呢?
其实可以看有几排,每排几个这样更简便。
王校:
我也觉得那样比较好。其实作为新老师,上成这样真的很难得。希望大家多说点建议。
李老师:
上的真的很不错,可是非要说些建议的话,希望徒老师在问题的设计上注意一些,问题要明确具体,
要是孩子们的能力范围之内,挑选有价值的问题,或者经过指导、思考能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