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两组建设>>教研组>>四年级>>语文>>文章内容

禄口小学四年级语文第八册教研活动(二)

发表日期:2015/3/23 13:47:10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lkxxjs 有625位读者读过

 

 

 

 

授课者:巫荻

研讨记录:

陶象胜主任:

巫荻老师的课准备充分,自做的课件形象直观,特别是两种切苹果的不同方法,让学生看了一目了然。教学设计的条理较清晰,能抓住本教时的重难点进行教学,但在那对话朗读环节设计的还不够科学,读时不需要旁白,要给学生思考,留于思考的空间。

程旭萍老师:

学生读书要有目的,不需太多齐读,让学生自己感受读;另外拓展要让学生自己收集,而不是老师自己给与拓展知识,老师应放手,不要牵引太多,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附:教学设计

5. 苹果里的五角星   第一教时)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吃过苹果吗?感觉如何?知道苹果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吗?预习过课文的同学都知道,在苹果里还有什么?

师: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第5课《苹果里的五角星》。(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苹果里的五角星到底是什么?小男孩是怎么发现的?(自读:朗读流利,正确,不丢字,不添字)

三、检查读音

①清晰   生疏  感触  苹果核   横切面   循规蹈矩

图案   魅力  拦腰  创造力   五角星   鲜为人知

(领读、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强调:鲜是多音字(xiǎn  xiān

“案”是前鼻音,  “循”前鼻音,第二声。"矩”读第三声。

②交流重点词语意思。

③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评读。

四、指导写字。

1.提示注意点:

“魅”字是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笔画较多,不能丢里面的部分。

“循、矩”左窄右宽。

“案”上下所占比例基本一样。

2.学生描红,仿影,练写。

五、再读课文。

1 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小男孩拦腰切苹果,我看到苹果核像一颗五角星。这使我从中受到启迪。)

2.讨论交流。

①分段说说段落大意。

一、(1-4)主要写:邻居家的小男孩向我展示他在幼儿园新学到的本领——横切苹果后,苹果里有颗五角星。

二、(5)主要写:我从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中获得的深刻感受。

②分段指名读。

六、学习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

2、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从哪儿看出邻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常客?他来干什么?。想想从这句话中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孩?

交流体会:邻居家的小男孩活泼天真的特点。   师板书:显示新本领

3、第2自然段里“我”是怎么回答小男孩的?  

讨论交流。

 小男孩是常客,却差不多每天带来新闻、新本领,可见得是常来常新,怪招人喜爱的。

这说明“我”觉得问题太简单了,苹果里面当然是苹果核了,还会有什么别的东西吗?所以“我”瞧着小男孩平静地回答。 提问,朗读。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感悟课文。体会小男孩的招人喜爱。

4、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渡:事情就是这样平静地开始,可接下来就有了新的发现让我惊奇了……

七、总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学会了本课的生字和词语。“我”根据自己平常的切苹果经验,来回答小男孩,但是小男孩的做法却让我改变了看法。剩下的内容我们下节课在学。

八、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