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十几减9
发表日期:2015/3/23 12:07:40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禄小教师 有654位读者读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交流算法,认识十几减9的一些不同的口算方法,逐步理解并认识“想加算减”的方法,能用“想加算减”的方法口算十几减9的的书。
2.使学生经历运用已有认识和经验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借助具体直观抽象算法的思维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和比较的能力,逐步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培养十几减9的口算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交流和认识算法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发张主动探索的意识,初步形成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感悟数学方法的合理性。
教学重点: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想加算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桃子图片;学生准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活旧知,引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新年过的很愉快吧!过了新年,我们又回到学校,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走进了新的学期。老师能和大家一起开始新的学期的数学学习,真的很开心。小朋友高兴吗?
下面,我们要开始学习新的内容啦!小朋友可要积极开动脑经,认真思考,比比谁学习最努力。
口算
5+4= 7+3= 2+6=
9-4= 10-3= 8-6=
让学生口算的书,再读一读每组算式,再说说每组里剪发得数可以根据哪个式子想。
追问:你还能根据上面加法算式说出另一道减法算式?
指出:上面每组里两道加减算式是有联系的,可以根据上面加法算式和得数,很快知道减法的得数是多少。
9+4= 9+6= 9+7= 9+2=
用卡片让学生口算得数。
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习过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它相应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怎样算呢,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这节课先学习十几减9.(板书课题)
呈现问题,探索算法:
1、理解题意出示例1情境图,让学生观察:你能从图里知道上面,能提出上面问题?
学生交流题意,并连起来说一说:有13个桃,小猴买走9个,还剩多少个?
要求还剩多少个桃,怎么列式?(板书13-9)
2、尝试探索,构建算法。
引导:小朋友先看图仔细想一想,怎样从13个桃里减去9个,得数是多少,再在小组里说说可以怎样算?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思考。
交流算法:你想怎样从13个桃里拿走9个?可以怎样算?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结合交流的算法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方法
3、启发:还有不同的算法吗?说说你的想法。
引导:大家看图想一想,这买走的9个和剩下的几个合起来是原来的13个?那13减9应该等于多少呢?
从图上看,你觉得可以根据哪道算式来想13减9等于4?
追问:用“想加算减”这个方法怎么算13减9?
4、小结指出:想13减9这样的算式,各位上3不够减9,需要把十位上1个十合起来算得数,这叫退位减。
小结:想一想,13减9可以怎样算?你觉得怎么样算比较方便?
三、模仿训练、加强理解
教学“试一试”。
出示: 12 - 9 = □ 16 - 9 = □
谈话:这里还有两道十几减9的算式,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吗?先自己算一算,再和小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活动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四、多层训练、巩固算法
1. “想想做做”第1题。
引导:小朋友真聪明,通过圈一圈找到算法,算对了得数。现在再来看一看每题里圈出的9根和剩下的几根是总根数十几呢?
2. “想想做做”第2题。
引导:请小朋友先看图想一想,9个小方块和几个合起来是15,可以怎样算15减9呢?9根和几根合起来是17根,可以怎眼算17减9呢?然后算出得数。
3. “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这里每组题都是两道有联系的算式,可以怎样算下面的剪发得数?
4. “想想做做”第4题。
这里是在学生完成十几减9全部算式学习、初步掌握“想加算减”口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不同形式的口算练习,帮助学生熟悉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
5.“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按竖行计算、填写得数。
交流得数,观察按竖行是依怎样的顺序排列算式的。
五、整理内容,总结方法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能说出十几减9退位减的全部算式吗?
回顾下例题学习过程,我们是怎样找到13减9的计算方法的?算十几减9用什么方法比价方便?
你觉得自己学的怎么样,有哪些收获?
邢茜:《十几减九》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内容。《十几减九》是小学一年级教材的一个重点,也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难点;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通过系统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是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因此本内容的教学十分重要。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1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十几减8、7以及今后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作好了迁移准备。一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有意注意时间短,已经知道“整体中去掉部分求剩余部分”用减法计算,大部分学生能说出得数,但是对算理的理解不多。
沈洁:整堂课以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卖气球、套圈、猜字谜等)为主线展开教学,而这些情境又是学生所熟悉的,他们能在已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根据信息轻松地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在计算思路上也做好了铺垫。教学例1时以“扶”为主,出示了书上第10页的主题图,孩子们认真观察并提出数学问题,列出了算式15-9,15-9=?,然后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亲历新知的形成过程,接着让孩子们同桌讨论,你是怎么计算的?孩子们讨论开了,接下来让孩子们交流汇报,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陈娟:我谈谈我对破十法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