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珍珠鸟》第一课时教案
发表日期:2015/3/13 16:21:18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耿泰和 有848位读者读过
《珍珠鸟》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读准多音字“卷、蒙、蔓”的读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脉络,能连贯地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认识珍珠鸟的外形,体会“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认识小珍珠鸟外形,学习对小动物外形的描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鸟是人类的朋友,人的存在,使鸟儿有了依托;鸟的存在,给人平添了情趣。从古至今,文人作家笔下常常出现各种鸟儿。老师今天带来了几句写鸟的诗句,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些诗。
2、同学们,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另外一位鸟儿朋友,看,一起读读它的特点:
“它,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后背还生着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那动听的叫声如笛儿般清凉婉转。”
知道它是谁吗?——“珍珠鸟”
(板书标题)来,大家一起亲切的叫叫它。
3、过渡:本文的作者冯骥才既是作家,又是一个画家。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好象是一幅美丽的画。冯骥才也曾经养过珍珠鸟,他和珍珠鸟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
1、首先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这里有几组词语考考大家。
竹笼、一卷干草、垂蔓蒙盖、愈发、猜到、雏儿、拨开、蓬松、柜顶、撞开、索性、淘气、扭动、伏案、信赖
指名读,教师正音,齐读。
强调多音字:笼、卷、蔓。出示蔓的三个读音,在这里究竟该读哪种音,为什么。出示图片,同学们看,是一盆吊兰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吊兰的垂蔓就是吊兰的这种细长的而不能直立的垂下来的茎。
2、读准了字音,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3、读完课文,老师想问同学们几个问题
(1)课文写珍珠鸟,写了几只珍珠鸟?
(2)这三只鸟之间是什么关系?
(3)课文哪些自然段写大鸟?哪些自然段写小珍珠鸟?
据此,我们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请同学们想一想每部分究竟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段(1~2节): 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给它们做巢。
第二段(3~6节):雏鸟的外形特点以及与“我”亲近的过程。
第三段(第7节):“我”从中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4、自主探究一
文中的珍珠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爱、淘气、活泼、怕人)
我觉得珍珠鸟很 ,因为 。
5、是的,珍珠鸟既小巧可爱又十分淘气,但也还很胆小呢。因此你看,在文章开头“我”就忍不住发出一句感慨——“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这句话表现出“我”什么样的感情?
6、同样是表达这个意思,老师把这句话变一变。
(1)把感叹号变成逗号。(感叹号情感更强烈)
(2)把“真好!”放到后面。(放在前面说明作者迫不及待要流露的无比喜爱珍珠鸟的感情)
你觉得哪句更好?先别急着下结论,大家来一起读读这两组句子。
7、不仅文章开头表达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在整个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爱意。
自主探究二:
划出文中能够体现冯骥才喜欢珍珠鸟,爱护珍珠鸟的词语和语句。并在小组中谈一谈你划出这些句子的原因。
(1)【当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时,作者是怎样照料它们的?能用自己的话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巢吗?】这是一个( )的巢: 。
舒适,温暖,安全的巢是“我”送给鸟儿的一份礼物,让我们把作者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份沉甸甸的心意告诉鸟儿。齐读第1、2小节。
(2)【拨开绿蔓一看,正是这个小家伙!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抓住雏儿、球儿、小家伙。(作者对它疼爱有加,把它当作了一个活泼调皮的小孩子。)
学生说出这句时,顺便讲解作者如何描写珍珠鸟。
在这段中,作者对刚出生的小家伙进行了细致的描写。(齐读语段)。
作者主要抓住哪几个部位来写珍珠鸟的?(引出描写顺序——局部到整体)
此外,这段描写还有没有什么特点?(比喻)
从这句比喻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段描写真是生动优美,我们再来一起感受一下。(再次齐读)
(3)【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居然以小家伙为重,停止了自己伏案写作的动作。冯骥才实在是太宠爱小珍珠鸟了!
6、“我”对小珍珠鸟满怀浓浓的爱意,因此小珍珠鸟也逐渐对“我”产生了信赖。。那么原本胆小的珍珠鸟是如何一步步开始信赖我的,这份信赖在“我”和珍珠鸟之间创造出了怎样温馨美好的境界呢?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一起学习的内容了。
三、练笔
作家冯骥才用他的妙笔把对珍珠鸟的喜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家有喜爱的动物吗?把你喜爱的小动物介绍给我们。
四、生字书写
本篇课文有几个字的书写值得注意,指导书写:卷、拨、赖
五、板书
21、珍珠鸟
爱
我 珍珠鸟
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