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科研>>论文案例>>文章内容

利用“家长资源”,让课外探究更加有效

发表日期:2009/11/30 11:30:23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无 有687位读者读过

小学科学课程中,有许多课后中长期的探究活动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需要在课外或家里完成,所以,让活动获得家长的支持至关重要。对于班主任和主课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家长们会更加用心地去完成,所以,我们一定要利用好家长这块宝贵的资源。

苏教版的《看月亮》、《养蚕》单元的探究需要坚持一个月的时间,学生可能刚开始,热情还挺高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逐渐减退甚至消失。有了家长在身边,一可以起到督促的作用,不至于敷衍了事。

二可以让孩子的探究的热情更加持久。有了家长的陪伴,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抚慰,课后探究就不会因为寂寞无助而放弃,相反会因此而逐步深入。例如《看月亮》探究前,给每位学生家长发一封《致家长书》倡议家长陪同孩子一同看月亮。看月亮的过程中,我还经常以书信(家长签字)与家长取得联系,我班束凡妈妈每天晚上陪他一边散步一边看月亮,还给他讲述有关月亮的传说,观察效果当然比较理想。

三可以得到方法的指导。例如《养蚕》一课的探究中,怎样将蚕宝宝养得又白又胖?由于蚕宝宝比较娇气,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蚕宝宝死去,怎样避免?这其中涉及许多知识和方法,我同样利用《致家长的一封信》获得家长的支持。我班王梦旭的奶奶以前曾养过蚕,对养蚕比较了解。在她的指导下,王梦旭的蚕养得又白又胖,最后结出的茧子也是最大的。不仅如此,王梦旭的奶奶还给她讲述自已小时养蚕的小故事。养蚕活动不仅让学生亲身体验活动本身的乐趣,更能让其感受到农民劳动的艰辛。

四可以确保学生的安全。有了家长的陪伴,在探究活动中孩子的安全有的保证。如养蚕活动中,每天都要采摘桑叶。现在的桑叶很不好采,要么就是树特高,要么就是地点特偏僻,采摘过程中,有了家长的陪同就消除了安全隐患。

在课外的探究活动中,我们要主动积极地争取家长的支持,与家长多联系,逐步形成合力。有了家长们有大力支持,活动的安全性,有效性就将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