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禄口中心小学品德学科团队活动记录(2)
发表日期:2014/11/5 12:21:29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张福新 有596位读者读过
时间 |
2014、10、2 0 |
地点 |
多媒体教室 |
范围级别 |
校级 | |||
教研内容 |
1、年级(班)二(8)班学科品生教学内容8、中秋与重阳 执教人 陈永静 2、主讲人或负责人伍凤娟 | |||||||
参加人员 |
所有品德学科教师 |
召集人 |
伍凤娟 | |||||
活动记录 |
1、活动点名 2、上课教师进行说课 3、听课教师评课: 伍凤娟:在教学中,教师从欣赏《爷爷为我打月饼》入手,了解中秋知识,感受中秋的气氛;七嘴八舌话中秋,注重生活性,以老师家过中秋为引领,让学生叙述看到了什么,最喜欢哪个画面,画面中令你感动的地方,逐步深入,进一步感受中秋家人团聚的欢乐,了解家乡中秋风俗。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一家人是怎么过中秋的?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其他地区的中秋风俗。你言我语讲传说,说说有关中秋的神话故事,而后简单了解月亮的有关知识。 张玉芳: 情感渗透不够到位是这节课最大的遗憾。在学生讲述和亲人分离的情形时,其实学生已经触动到了心底那根思念亲人的弦,教师如能及时引导,例如跟你分开很久的亲人,你在中秋佳节这一天,有什么祝福的话话想对他说?教师的语言要能敲开学生心中的一扇门,这样就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中秋节的意义。想让学生走进这个情境中,老师应该创设这种情景,让学生不知不觉进入教师设置的情景中学生在一边欣赏着月亮,一边诵读吟背颂月亮,将赞赏中秋的美文、诗句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去,不但能使学生充分地了解和认识中秋,同时还能记住关于中秋的美文、诗句,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徐文:教学的设计中,让学生通过小组做试验来帮助学生理解月亮本身不发光,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给他们充分多的交流机会和展示时间,同桌交流、四人交流、全班交流等,并在学生做试验的基础上看视频,对月亮的基础知识的得以探究,既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又贴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