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天地>>班级管理>>文章内容

保持一颗平常心

发表日期:2011/3/14 14:07:14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无 有654位读者读过

保持一颗平常心

                                           吴俊

“数学老师,王菲没写家庭作业,早上来了才写的。” “数学老师,周晓林没带数学书。”  “数学老师,侍阳辉抄我的作业。” “数学老师,陈泽涛打我。” ……早上一进教室,传入耳中的就是一遍又一遍的报告声。原本好好的心情在这些恼人的报告声中宣告结束。听得多了,看什么都烦,甚至有时对学生也失去了基本的耐性,渐渐地,性格一天天的暴躁起来,学生挨批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有时连自己都不敢相信。这次实践活动,带孩子们去秋游,看到他们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个个活泼的身影,一声声甜甜的“数学老师好!”给了我很大的感触。仔细想想,他们还是孩子呢,当我们还是他们那么小的时候,也曾经淘气过,也犯过错误,这些错误并不可怕,它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我常常在想,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应该如何对待呢?简单的训斥、批评肯定是不行的,苦口婆心的教导也未必能奏效。为什么孩子明知道父母爱他却不愿意与父母沟通,那么讨厌父母的唠叨呢?老师要是也那么唠叨学生也是一样的效果。当然,有时候适当的惩罚会有一些效果,但惩罚不当会使学生更反叛,把他推向更加错误的道路上。怎么办?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的建议是:“如果我们以‘假如我们是学生’的感情去体会孩子的内心世界,以童心去理解他们的‘荒唐’,宽容他们的‘过失’,有礼貌的对待他们,让他们时时体验到高于母爱,超越友情的师生之情,这就可能成为学生改正错误的内在驱动力。对孩子来说,有时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孩子毕竟是孩子,犯错误是很正常的,即使是我们成年人也免不了要犯错误,更何况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呢?有人说“犯错误是孩子成长的权利”;也有人说“孩子是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既然学生出现错误是成长过程中必然的经历,我们就要用一颗平常心去善待学生所犯的错误。但是,善待并不是一味的纵容,而是一种善意的宽容。

另外,我认为,除了宽容,教师的责任还在于当错误发生时能够挖掘错误的价值,使错误成为学生成长的契机,成为教师教学的资源。用一种温馨的,有教育意义的方式去处理孩子的错误行为,所带来的教育效果是惊人的。如果教师一发现学生犯错,就迫不及待地制止,会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带来伤害,造成不良影响,如果因为学生的错误又导致了老师的犯错,就会造成恶性循环,影响了师生关系,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教师的工作就像是五味瓶,充满了酸甜苦辣。其实,快乐与不快乐全在于我们自己的心态,不要将对学生的期望过多地当作对学生的“苛求”。小孩子毕竟是小孩子,调皮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他们的心理总是稚嫩的,不稳定的。但是,我们常常习惯地把他们当成“小大人”。往往我们给予的期望越高,失望也越大,“恨铁不成钢”的情绪也越重了。

保持一颗平常心,摆正心态,善待孩子,让快乐的一天从“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