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第一课时教案
发表日期:2014/11/13 20:19:16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陶崇发 有455位读者读过
第13课《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段。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悟,知道任何发明创造都来源于实践的道理。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你们听说过听诊器吗?谁能说说它的样子和作用。(出示实物或图片) 2、你们想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儿的吗? 3、板书课题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4、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感知。 1、带问题自学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语意思。 (2)把课文读顺,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努力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异常思索缓步沿着分析木棍研究效果听诊器肺结核克服形状。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的意思或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仔细听听与老师一起纠错。 (5)四人小组练读,说说每一小节的意思。再交流。 3、朗读全文。作到流利再讲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读,思考原因。 2.讨论: 出示: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 (1)理解:异常。 (2)用“如果……就……”练说话,。 ①如果内脏运动出现了异常,就——————————————————。 ②如果能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就——————————————。 ③如果能及时诊断,就——————————————————————。 ④如果能治疗肺结核病,—————————————————————。 3.齐读第一自然段。 语文教学中也要增强思辨能力的培养,此环节中,抓住一重点句为生发点,让学生环环相扣地推理,领会了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既培养了思维能力,又进行了说话训练,收到了“一石二鸟”之功效。 四、指导写字。 1、分析字形,说说容易写错的地方。 2、指导写好“肺”、“索“状”。 3、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2、朗读课文。 板书: 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整日思索 清楚地听到 善于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