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科研>>文章内容

大量识字,寓教于乐——3.29新教师培训心得

发表日期:2013/4/2 9:00:12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陶勇 有549位读者读过

大量识字,寓教于乐——3.29新教师培训心得

贾蕊欣

    作为一名新入职的一年级新教师,一直期待能观摩一堂一年级的语文课,让自己学习一下一年级的语文、识字、阅读课应该怎样上。今天终于得偿所愿,来到实验小学,亲身体验了一个生动活泼,小手一直举、小脸红扑扑的课堂。今天的观摩课给我最大的收获可以概括为三点:第一,大量识字很必要;第二,边玩边学很有效;第三,家长配合很重要。

 

    我们在推进学生课外阅读工作时也发现制约学生持续阅读的最大障碍就是识字量的不足,尤其有的学生拼音掌握得也不是特别熟练,有的拼音拼不起来,而且全靠拼音又会打散阅读的连贯性,难以体会阅读的兴趣。因此,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大量识字是非常必要的。

 

    今天培训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学习到了很多可以帮助学生大量识字、熟练掌握生字的游戏,可以让以后的教学工作寓教于乐,事半功倍。抽大奖、摘果子、开火车、开碰碰车、摆长龙、钓鱼、识字过河、生字妈妈找宝宝等游戏,学生玩起来兴致很高,不知不觉就掌握了这些生字,课堂气氛也特别活跃轻松,很符合友善用脑的理念。实小的老师设想得很周到,为了使课堂活而不乱,便于调控,还精心设计了很多口诀,比如:“小字卡,手中拿,边读边摆顶呱呱!”“小字卡,要休息,轻轻回到笔盒里!”使得课堂气氛热烈而又不至于失控,学生活跃而又不至于散漫,可谓节奏紧凑,学习高效。

 

    还有就是可以指导孩子制作识字剪贴本。我们的孩子大多跟随爷爷奶奶生活,还有很多外来务工子女,家长能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很有限。因此,我觉得可以让孩子制作识字剪贴本,随时搜集零食袋、杂志、商标上的汉字,让家长帮忙制作,教孩子认字,通过这样的活动“强制”家长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这种亲子活动,学生既会兴趣高涨,也加强了亲子间的互动,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孩子随时识字,把这种行为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识字于无形。让学生定期互相交流,展示自己的成果,增强成就感,也可以让学生用课间的时间互相交流,像玩一样,比出去跑跳打闹来得有意义得多。

 

    当然,这需要家长的配合。学生在校时间毕竟有限,老师的精力也主要投放在课本教学上,课外阅读、课外识字的工作还得靠家长来督促和帮助学生。因此,我们还得通过家校通的平台,争取家长的配合。因为农村的很多家长意识不到自己对学生的教育有多重要和必要,很多家长以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孩子的教育完全是学校的责任。我们需要让家长意识到,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比如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比如为孩子购买课外书、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亲子活动、对孩子的学习进行辅导和补充等。我们布置的课外活动的任务,也需要家长的配合才能完成,比如带孩子做好预习,帮助督促孩子制作识字剪贴本,进行户外活动的体验等等。

 

    总之,今天的培训让我收获颇丰,真希望这样的培训活动可以多举办几次,让我们得到更多的成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