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文章内容

[转载]《钱学森》教学设计

发表日期:2014/11/13 11:22:52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陶应平 有544位读者读过

             《钱学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钱学森为什么要回到祖国。

2、 能抓住钱学森的语言进行个性朗读品位,体会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课件 2、《我的中国心》录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大家请看屏幕,我这里有一组词语,谁来读一读:

屈指一算   魂牵梦绕    卓越

广阔无垠   运载火箭    袒露

劈波斩浪   水天一色    眺望

(指名一生读)

再请一位同学读。

2.同学们,词语是有味儿的,要读出词语的味道来。

3.谁来出个点子,怎样读出词语的味儿来?

生:读词语的时候要想想它大概的意思 。

(这是一个银点子。就请你来读这些词语。)这样读词语味儿就是不一样!

4.谁有金点子呢?(把词语放到句子当中去,就能读出味儿来。)

5.谁来把我们刚才读的词语选一些填进这段话中:

    在          的大海上,一般巨轮正           驶往香港。一位40来岁的中年人站在甲板上,深情地         着        的远方:“啊!我就要回到            的祖国了!”

6.这些词语放到了句子中,读起来就更加有味儿了。(学生自由练读)

7.指名读一读。

8 一起来读读。(生有感情地齐读这段话)

9.这位40来岁的中年人是谁!钱学森!让我们一起满怀敬意地呼唤一声他的名字,再亲切一些!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读出拳拳爱国心:

1.课文你们读了几遍?你认为自己读得怎么样?我想抽两段最难读的请你们读。

2.师出示第一段话。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3.师出示第二段话。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4.老师选的这两段话有什么特点?(都是钱学森说的话。)

5. 古语说得好,“识其人,听其言”。老师为什么请你们读这两段话呢?(钱学森说的话都是他的心声,像名人名言。)

6.一篇课文中人物的语言最难读。怎样才能读好人物的语言呢?首先,我们可以把人物的语言摆到课文中去,看看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段话的。

7 第一段话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谁来读读相关的语句。

引导:钱学森是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你可以看出什么?(受重用)

冯·卡门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出示资料)同学们,当时的中国连年的战争,中国落后、贫穷,中国人是被人看不起的,钱学森能成为如此杰出科学家的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你觉得他通过什么做到的?(不懈努力,付出了无数心血。)

 

如果在冯·卡门身边,意味着钱学森将得到什么?(金钱、财富、地位、荣誉、优越的工作条件,更早地获得成功……)可钱学森是怎么说的?谁来读?(出示:我是中国人。……)

他想要干什么?(回国)这又意味着什么?(放弃这一切,)

可他这样做,为的是自己吗?谁来读读他说的话?(出示:我是中国人。……)

你读出了什么?(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祖国呀)   评价:看来,你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

谁再来读?你读出了什么?(对祖国的爱)   评价:你已经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了。

谁还想读,你读出了什么?   评价:为了祖国,他甘愿放弃一切。

师:是啊,我们的祖国虽然贫穷、落后,但钱学森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板书:我是中国人)虽远隔万里,却心系祖国。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的心声(齐读)

8 那钱学森的第二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请同学们自己读读三四自然段。

(中秋之夜,钱学森和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秋节)是的,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之夜,海外游子分外思念自己的祖国。

谁还想补充?(新中国已成立)这意味着什么?(中国人需要科技人才建设祖国,只有这样,祖国才能强大)

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那就是:(出示:早日回到……)

可当时祖国刚解放,情况怎样?(很穷)这意味着什么?(搞科学研究,困难大)

中秋之夜:是啊!“每逢佳节倍思亲”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中秋节,怎能不让他想起魂牵梦绕的祖国啊!他多么希望早日回到祖国,报效祖国!

 

可钱学森却诚恳地说(出示:我们日夜盼望……)

a钱学森说“这一天”指的是什么时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一天)

b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因为祖国刚从黑暗走向光明,现在很穷,需要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去建设)

谁来读?从钱学森的话中,你读出了什么?(再多的困难也不怕,只要祖国需要我们,我愿意放弃一切,为祖国建设出力。钱学森的话让我感动万分,因为他在美国帮助美国人做事情,美国给了他很高的待遇,将来可能会更有前途,而他回国,各方面条件都赶不上美国,他很爱国。)别人劝他的时候:怎么劝的?读

   c说话:如果你是在场的一个留学生,当你听到钱学森要回国,你会怎么劝他?

假如你是钱学森,当听到这些劝阻,在答复留学生的这番话时你会用怎样的语气说?

激动! 请你带着你的激动读一读。

诚恳! 请你带着你的诚恳读一读。

坚决! 请你带着你的坚决读一读。

果断! 请你带着你的果断读一读。

钱学森能毅然放弃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决心回国,是因为他始终认为,齐读板书:我是中国人。为祖国建设出力是理所当然的。他要为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做贡献,他要把汗水和智慧洒在中国的土地上,让自己的祖国早一天强大起来!让我们读出钱学森的心声(齐读)

说得多好啊!中国才是他的家!是祖国的山山水水养育了他。祖国的一草一木,一沟一坎都令他难忘;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他心中重千斤。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钱学森的肺腑之言,感受他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出示两段话)

 

9、师: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

师:没有读好,谁再来!  听了他的朗读你想说什么?

师:一个师有多少人?猜猜看。

当时美国部队的编制分甲、乙两种,乙种师5000人是一个师,甲种师一个师就是10000人,你们说五个师是多少人?

至少25000人啊!钱学森至少赶得上25000人!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力量无比的人!伟大的人!了不起的人!不可多得的人!打着灯笼难找的人!神奇的人!)

怪不得海军的高级将领说―――(齐读)

“绝”字什么意思?

(坚决不允许。没有商量的余地。)

读了着句话,你还知道了什么?

(是说钱学森是个难得的人才,坚决不能让他回到中国,这样美国的损失就大了。)

他们会怎么留?请你想象一下。

(他们会给他涨工资,给他更好的别墅,更高档的轿车。还会给他升官。

他们如果劝说不行,利诱也不行,可能就要来硬的了。比如抓起来,拷打他。

会派人监视他,把他软禁起来,不允许他外出、打电话、通信等。控制他的自由。

实在不听话,不为美国做事,他们有可能对他下毒手,秘密杀害他。)

是啊!同学们想像的都有可能。他们会软硬兼施,千方百计阻挠钱学森回国。事实上,当时的美国政府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出示资料)当钱学森提出回国后,他们非常恐慌,后来又非常的恼火,明里暗里对钱学森进行迫害。后来还卑鄙地找了个借口把钱学森抓了起来。将他关押在一个孤岛上,进行惨无人道的折磨和迫害,仅半个月,就使他的体重减轻了30磅(约合27斤)。当时美国当局声称,只要钱学森放弃回国念头,就照常给他提供实验室和仪器设备.

长达5年,行动没有自由,然而,钱学森——(出示第六自然段第一句话)一起读。

(歌曲《我的中国心》)

这歌唱得多好,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因为——学生齐读板书:我是中国人。

支持钱学森克服千难万险,回到祖国的信念就是:齐读板书:我是中国人。

引读:同学们你们看:

虽然留在美国,钱学森可以享受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然而,钱学森―――

尽管,其他的留学生再三劝阻钱学森,叫他不要回到贫穷落后的中国,然而,钱学森――

尽管,美国政府千方百计阻扰钱学森回国,钱学森在美国受尽折磨,度日如年,然而,钱学森――

10、此时你想对钱学森说些什么?

11、师:经过五年漫长的等待,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周恩来的努力下,钱学森终于从美国的束缚中获得了自由,当他接到可以离开美国的通知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并且高兴地像个孩子似的跳了起来。终于可以回到自己日思夜想的祖国了,(钱学森激动万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迎接他吧。此时此刻,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开头的这段话,相信你们的感受会更加深刻:

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上,一般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40来岁的中年人站在甲板上,深情地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啊!我就要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了!”

此时你读出了钱学森的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钱学森归国心切!

怎么看出来的?(他希望自己坐的是火箭,火箭的速度比轮船快,说明他盼望早一点回来。)

有一个成语正好能概括它的意思,又能表达钱学森此时的心情,谁知道?(归心似箭!)

谁能把这归心似箭的心情读得让大家都能感受到?

22年的努力,15天的漂泊,载着钱学森的巨轮终于靠岸了,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就在他双脚踏上祖国土地的一刹那,他内心感慨万千,那激动的一刻他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12 、钱学森凭着坚定的信念,克服了千难万险,终于回到祖国,为我国的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3、课文只向我们介绍了钱学森的一个方面,钱学森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请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进行阅读

三 作业:

1课文只向我们介绍了钱学森的一个方面,钱学森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请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进行阅读

 1、20世纪50年代,海外学子(例如李四光、李忠尧、邓稼先、郭永怀等科学家)不顾美、英等国政府的阻挠政策,义无反顾地掀起了回归新中国的浪潮;今天又有许多海外学子纷纷归来报效祖国。查阅这方面的材料,将感受最深的做成卡片,介绍给同学。

板书设计:

钱学森 

身在异国   想着回国

        我是中国人   面对劝说   决心回国   (中国导弹之父)

   克服阻挠   回到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