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摘录)
发表日期:2014/11/2 18:14:24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耿泰和 有558位读者读过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是每一个儿童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小学到初中是给学生打基础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应该体现基础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不是为了培养数学家,也不是为了中考和高考服务,而是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基础性表现在要为学生的成长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奠定数学基础。普及性是从义务教育的任务考虑的。我国从1986年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到2000年宣布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说明我国的学生大部分都可以而且应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随着普及义务教育的提出和逐步实现,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就应当与之相适应。普及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与培养尖子生的教育、重点为上级学校选择人才的教育是完全不同的。数学教育要面向每个学生,就是从普及教育的角度出发,为实现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而设计和实施的。发展性是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学生的智力水平都得到提高。发展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强调每个学生的发展,每个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应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不是一刀切,不是要求儿童都达到同一水平,应该给那些能够发展和可以发展的学生留有更多的空间,这种发展是学生智慧和潜能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的潜能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