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文章内容

[原创]争当家务小能手(小学品德与生活)

发表日期:2014/5/30 15:09:07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伍凤娟 有503位读者读过

话题:关心父母

课标对应点: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诚实友爱4、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

课题:争当家务小能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父母对自己的养育很不容易,我们应从小关心父母,主动承担一些家务劳动。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让他们乐于参与家务劳动,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发现父母工作的辛苦,做一个善于留心周围事物的细心人。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2、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让他们乐于参与家务劳动。

教学准备:

课件、花生等实物道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下面就让我们来听首歌吧。播放《劳动最光荣》,你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吗?

2、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个话题。小朋友们,你们爱劳动吗?说说看,你都做过哪些呢?

3、小朋友们真懂事,不仅在学校爱劳动,在家也能帮爸爸妈妈做家务,真是好孩子。适时评价,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歌曲导入,放松情绪,让学生能尽快融入课堂的氛围。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始谈起,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

二、师生交流,感受父母的辛苦。

1、你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呢?

2、你有没有留心记住爸爸妈妈上下班的时间呢?

3、你有什么心里话要对爸爸妈妈说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中开始说起,让学生有话可说,从父母的上下班时间和不同的工种来体会父母不同的辛苦,懂得感恩父母。)

三、创设情境,为父母分忧。

1、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也感觉到父母既要照顾我们,又要忙着工作,非常的辛苦。那作为小小的我们,有哪些事情是可以为父母做的呢?

2、根据不同的情境,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爸爸下班刚进家门,

(2)妈妈累了,在沙发上睡着了,

(3)妈妈上街买菜回来,

(4)爸爸感冒了,

(5)早上,妈妈上班时间快到了,

(6)爸爸正在大扫除时,

3、大组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讨论中多想办法为父母分忧,学会关心父母。)

四、动手操作,培养能力。

1、通过刚才的讨论,老师发现同学能主动去想办法,是个会关心父母的好孩子。之前同学们也说了自己会做很多家务,那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老师的任务啊?

2、分组合作,体验做家务的乐趣。

(1)剥花生

(2)叠衣服

(3)洗红领巾

(4)……

3、交流小组完成的结果,适时评价。颁发劳动奖章、小能手奖章等加以鼓励。

(设计意图:学生年龄小,喜欢活动,设计学生喜欢的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并且得到锻炼,形成能力。)

五、播放歌曲,结束教学。

播放《我有一双小小的手》,同学齐唱,结束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