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育之手,与诗意偕老——诗意教育汇报感思
发表日期:2014/10/4 21:25:26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陶勇 有534位读者读过
执教育之手,与诗意偕老
——诗意教育汇报感思
文:袁萍
“谁,执我之手,敛我半世癫狂,
谁,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离,
谁,抚我之面,慰我半世哀伤,
谁,携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
教育是一场诗意的旅行,是一场老师做导游,学生自助游的旅行。旅途中有美轮美奂,有经久弥新的历史,有可歌可泣的人物,也有坎坷不平的难关。我一直在思索究竟这样的旅行有没有价值?究竟这场旅行会不会有遗憾?今天一切都明了了。
诗意教育是爱的教育。
下午,我们经历了一天的工作,本已昏沉的脑袋却被猛烈的一剂良药清醒,像是经历了一场心的旅程,在诗意中寻找自己的答案。五位教师先后发表了自己对诗意教育的看法,那生动流畅的文字,那清新华美的语言,我不经感叹,原来有才华的老师这么多啊!除了文字本身带给我听觉上的冲击,一些特别有思想的语言也让我惊叹。尤其是老教师的汇报,更让我心生敬佩。很惭愧我没有记清是哪几个老师的汇报,但他们汇报的内容却铭记于心,其中一位老教师身体力行,将自己30多年做班主任的经历与大家分享,这其中浸透的是满满的爱,这种爱已经超越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超越了亲情,一种将学生放在第一的责任。“爱是伟大的教育也是最成功的教育”,我也相信只有爱的力量才能超越时间,就像陈年老酒,越陈越香。
诗意教育是善思的教育。
江老师的教育是切切实实从课堂的角度出发的,他提倡小组教学,但也能从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探索适合每个学生的课堂方式。我与江老师同在一个年级组,课堂也是紧挨在一起,每每经过他的课堂,总能感觉到智慧的碰撞与摩擦,他与孩子们的合作是井然有序的,他善于教学,更善于思考。他提倡小组合作,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辅助者,帮助者角色的模式。正如江老师引用鲁迅的名言一样: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世上本就有路,你不走路也就没了”江老师很风趣的进行了改变,我想是在告诫我们,勇于尝试,才能找到适合学生的,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诗意教育是亲近自然的教育。
最后一个发言老师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探讨了诗意教育的内涵,这可能是他多年前的一次带孩子 郊游的经历,但通过语言文字的传递,我的眼前浮现了儿时老师带我们走进大自然的画面:我们一路沿着狭窄的田埂,看着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唱着老师交给我们的新歌,背着锅碗瓢盆浩浩荡荡的向目的地前进着……至今那段记忆在我的脑海中沉淀,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年春天。而还在我陷入沉思的时候,现场却发出了阵阵欢笑,发言的老师把大家逗乐了,他在字里行间里,写满了那次郊游的过程中孩子在每一处自然环境中嬉戏玩闹的天真无邪,在每一个不认识的事物中积极探索的热情勇敢,在每一张笑脸后记录的纯美回忆,孩子们在自然中尽情释放的同时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如,渔民们是如何放养鱼苗的?蟾蜍的蝌蚪与青蛙的蝌蚪有什么区别……孩子们在自然中探索,寻找答案,自然要比在书中得来的快乐而记忆深刻。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裴斯泰洛奇的教育适应性原则,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师人身上潜藏的各种能力得到外观,充分发挥,教育理论要置于儿童本性自然发展法则的基础上。如果亲近自然是儿童的天性,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值得探索的教育方式呢!
执诗意之手,陪教育痴狂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