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文章内容

听《徐悲鸿励志学画》有感

发表日期:2014/9/24 10:44:16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陶红梅 有597位读者读过

听《徐悲鸿励志学画》有感

听了程老师执教的《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收获很多。《徐悲鸿励志学画》是一篇励志的人物故事。文章讲述了我国著名的绘画大师徐悲鸿先生年轻时留学法国,遭到外国学生的嘲笑。为了回击他,他奋发向上,刻苦学画,以优异的成绩改变了外国人的偏见,增长了中国人的志气,赞扬了他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

我们都知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才能促使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因此,在教学新课时,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提出问题,是个不错的方法。程老师紧扣“励志”一词,抓住题眼,引导学生质疑,并从学生质疑中提炼出三个问题:即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关注原因)徐悲鸿如何“励志学画”?(关注过程)徐悲鸿“励志学画”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关注结果)这样一来,文章的脉络就比较的清晰,带着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初读课文,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感知。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这三个方面内容给文章分段。学生自然而然就掌握了分段的方法。

课堂上,程老师出示了外国学生不礼貌冲着徐悲鸿说的那句话。让学生读,并思考用怎样的语气去读,让学生感受到那个外国学生的傲慢无礼,特别是用“不仅……还……”连起来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明白外国人还看不起中国人。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那个外国学生可以如此的傲慢无礼,这时程老师适时地点拨,通过介绍资料让学生了解到当时中国贫穷,落后的现状。为下文徐悲鸿学画所下的“功夫”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