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牛郎织女》听课反思
发表日期:2013/12/6 11:15:10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伍凤娟 有914位读者读过
《牛郎织女》听课反思
禄口小学 谈玲
《牛郎织女》是一篇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课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孤儿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美丽的姑娘织女。他们男耕女织,过着美满的生活。王母娘娘知道后,拆散了他们,并带着天兵天将抓走了织女。牛郎急忙披上老牛的皮,用竹筐挑着两个孩子去追赶织女,被王母娘娘用玉簪划出的天河隔开。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了,天长日久,他们就成了天河边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文章的语言平等朴实,但却寄托了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对我国传统道德文化进行了一个折射。
作为民间故事,这篇课文有其本身的题材特点,在教学这类文章时,我们首先应考虑教什么。两位老师在选择教学内容上有些共同之处。首先是向学生介绍了民间故事这个题材特点以及我国四大经典民间故事,让学生对这类文章有了大概的了解。其次,了解故事内容。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概况文章内容的能力,因此,在学习完生字词之后,两位老师都选择了让学生概括故事内容,不仅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了解,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教什么”这个问题上,两位老师都选择了抓住人物性格方面进行教学。这就说明,在教学民间故事时,不管教者是谁,教学内容是具有相通之处的。但虽然教学内容大致相同,但两位老师的教学风格的不同,也给课堂带来了不一样的精彩。
首先导入。周老师利用的是《古诗十九首》之一的“迢迢牵牛星”一诗自然引出本文的题目《牛郎织女》,显示出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邱老师选择从传统节日入手,引出七夕节的两个故事人物“牛郎”、“织女”,从而揭示课题。再者,在教学人物性格方面,周老师着重抓住牛郎这一人物特点进行分析,而邱老师选择了多个人物入手,整体感知课文主要人物的性格 ,两者都显示出教师对文章透彻的理解和课堂游刃有余的教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