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文章内容

[原创]听课体会

发表日期:2014/6/26 9:16:27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伍凤娟 有482位读者读过

上课的老师会为上课内容有所选择,作为听课的我也有想听的内容。《生命桥》《天鹅的故事》等类型的课很喜欢听,很想听听每位不同的教师上出不同的味道来。教师诠释出来的理念也是他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刘主任的课可以说是从来不想错过,课堂上老师充分尊重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处的那份和谐和默契一直是我想要模仿和学习的。

《天鹅的故事》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俄罗斯老猎人斯杰潘在打猎时发现了这样一个令人激动的场面。天鹅,在人们心目中是那样高贵的动物,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它们团结一致,顽强地与困难作斗争,最后,取得了胜利。它们有着人类一样的灵性,它们的那种精神感动了猎人,使猎人放下了手中的猎枪,从此再也没有动过。刘主任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环环想扣,扣人心弦,教师循循善诱,课堂教学高潮迭起,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把老天鹅为救同胞的生命而不顾一切破冰的精神体会的淋漓尽致,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刘主任在课堂上就是以“朗读”为抓手,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体会老天鹅及其他天鹅共同用身体、用生命去破冰的感人场面。而且,刘主任还关注细节。“克噜——克哩——克哩”天鹅的叫声,老师用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真正读出劳动号子的味道来,也更加了课文内容的理解。在教学《鲁班和橹板》一课时,我也让学生体会“嗬”的妙用,我们班的学生竟然也能体会到“惊奇”“出乎意料”等意思来,这样学生就能将“橹板”和“竹篙”有个明显的对比,在领会作用的时候也就更深刻了。

有句话这样说”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我想,要是能模仿个八九成,不见得是件坏事。在教育教学上,在模仿中进步,在模仿中摸索,在模仿中探究,这样才能在模仿中成长,这也是形成自己上课风格的一个前期的积累和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