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天地>>文章内容

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发表日期:2014/6/20 14:42:11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陶红梅 有500位读者读过

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要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必须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礼貌和习惯,这是提高孩子听懂语言的重要保证。  

1.细化“听”的要求  

教师也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讲呢?学生对此认识是模糊的。教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的要求。比如在听故事、听别人讲话时,要尊重他人,可以自然地坐着或站着,眼睛看着说话的人;在老师没有点到自己发言时,不焦躁,耐心听别人发言,不随便插嘴;当别人的发言与自己的想法不一样时,要及时要求发表自己的意见;当别人的发言不全面时,要善意地指出;当别人的发言对自己有提示时,要积极思考不同的的看法……如此,“听”的目标、任务明确了,学生听时自然会格外注意。 2.明确“听”的任务  

一个良好的倾听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常言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为一种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要长期坚持有意识地培养和督促,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解,倾听同学的发言,在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做到多思、多讲、多说。所以从学生跨进校门的第一天开始,便要从小处做起,抓住平时的一点一滴,注意环视周围,了解学生听的情况,做到及时表扬、及时提醒、持之以恒,才能引起学生对听的重视,促使学生养成“听”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低年级用对口令的形式:老师说“小耳朵”,学生答“认真听”;老师说“小嘴巴”,学生答“不讲话”;“一二三——快坐好”等方式,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具体目标上来,实现高效学习,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平时,我总是要求学生等别人的发言结束后,再说出自己的看法。针对学生没有听完别人的话就举手抢着发言的现象,我没有大声地呵斥,而是善意地提醒他们:“请你等一会,好吗?”“刚才这位小朋友的发言你听懂了吗?”“请你把刚才那位小朋友说的话再说一遍,好吗?”我还经常让学生扮演“小小评论家”,对其他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并及时表扬会听、会评的同学。  

实践证明,倾听是把金钥匙,它能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交流空间。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这样,学生就能在听中生疑、听中解惑、听中积累、听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