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天地>>文章内容

[原创]让自信在孩子心中绽放

发表日期:2014/1/7 15:11:54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伍凤娟 有586位读者读过

让自信在孩子心中绽放

                   魏奇媛

 摘要】: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目标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一种强大动力,也是人们完成活动的有力保证,它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尔在调查了很多名人的经历后指出:“一个人事业上成功的因素,其中学识和专业技术只占15%,而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占85%。”自信是成功的保证,是相信自己有力量克服困难,实现一定愿望的一种情感。有自信心的人能够正确地实事求是地估价自己的知识、能力,能虚心接受他人的正确意见,对自己充满信心。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享受成功。
 关键词学生 自信心 培养方式
  爱尔兰著名的戏剧家萧伯纳曾经说过: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说:自信是成功的一半。”这些都说明了自信心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人是一个高度自我调节的系统,一切外来的影响都要通过自我调节发生作用。人们大都根据对自身力量的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来指令自己的行为,由此而来的行为积极程度又直接联系着活动的效能。在现实生活中,盲目自信,企求过高,力不从心,导致失败的事固然时有发生,但在学生当中,更多的却是自我评价过低,在能够完成的事情面前,认为自己干不了,于是畏缩犹豫裹足不前,压抑了内在能力的发挥。过强的自我否定评价就是通常所说自卑感。有自卑感的学生行为怯懦,处处依赖老师、父母和同学,活动效率低微。小学生处于生理发育和自我意识迅速发展阶段,情绪的两极性较为明显。老师的疏忽或入教育误区很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感。

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一、自信是通往成功的阳关大道,对学生要多作肯定性评价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它是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地实现理想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正如范德比尔特所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自信心作为成才的重要条件。近年来,许多国家都把增强学生自信心作为培养目标。中国少儿委员会提出我国当代少年儿童要具备“五自”,自信就是其中之一。从小培养儿童少年的自信心已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家长却忽视孩子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不同程度存在自信心不足的表现也较为明显,因而需要加大这方面的教育和研究的力度。海伦.凯 勒曾经说过:“信心是命运的主宰。”在生活上,如果缺少了自信心,在人生的大舞台上就施展不出自己的才华,表现不出自我。有多少人因为缺少自信而心灵上受到伤害,又有多少人因为缺少自信而错过了天赐的良机。自信是通往成功的阳光大道。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目标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一种强大动力,也是人们完成活动的有力保证,它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一个人是否有成就只有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条件。”这就更 加说明了自信心与成功的紧密连 系。在学习上,如果缺少了自信心,就会缺少前进的动力,失去前进的动力。有多少人因为缺少自信而走向人生的低谷,又有多少人缺少自信而失去成功。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学生判断能力较弱,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如果你在写成绩报告册时,能评价他聪明,能干。写些激励性语言,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敢于自己动手去做;如果你平时老是讲他傻、没出息等有损自尊的语言,他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失去自己动手去做的信心。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我们为何不满足他呢?既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学会自主、自强、自信、自立,还能展示生命的原生态,何乐而不为呢!当学生的学习、工作或其他方面已经努力但还不够理想时,要肯定其努力和进步。比如可以说:“我知道你做这件事已经很努力了”、“我看得出来你花好多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我看得出来你已经进步了”、“对于这次考试我知道你在用心准备”、“可能你觉得距离目标还好遥远,但想想你从刚开始到现在的进步,真让老师高兴”……当学困生遇上难题时,老师那肯定的眼神一定是一剂良药。学生会在心里得到肯定认为自己一定行,拥有了自信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我认为在评价学生学科成绩的同时,不要忽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评价,如学生的兴趣、工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计算能力、人际关系等等。如对一个学习不够努力但劳动非常积极的学生,可以用这样的语言来评价他:有了你的帮助,大扫除做得又快又好。或者:因为你的帮忙,使我的工作变得容易多了。对学习马马虎虎但非常喜欢做手工的同学,可以这样评价他:我喜欢你的工艺作品,它看起来很有创意……这样进行多角度评价学生,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能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任何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自信心是成功的保证 珍视学生的成功

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尔在调查了很多名人的经历后指出:“一个人事业上成功的因素,其中学识和专业技术只占15%,而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占85%。”自信是成功的保证,是相信自己有力量克服困难,实现一定愿望的一种情感。 有自信心的人能够正确地实事求是地估价自己的知识、能力,能虚心接受他人的正确意见,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充满信心。
  当学生自己动手干一些事,或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老师所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适当的赞美言辞是滋润自信心的雨露。比如说:“你能跟同学愉快的相处,老师真高兴。”这会使学生在交往中充满自信心。学生向你提出某种意见,你倾听后说:“你的建议值得我接受,并且使我欣慰。”学生从你的反应中体验到自己具有判断力。当学生的字有进步时,我会竖起大拇指,高兴地告诉他:“你的字最美!我特别的喜欢!”这时,学生会从我的话里体会到我为他的鼓掌。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参与。美国教育家罗达?贝克梅斯特尔说:“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自信,我们就必须相信他们。”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非常信赖学生,他说:“我加入学生生活中,便发现你们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在学校,教师要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还可以委托他们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事。对于学生的过 份保护,过 份操纵,不放心他们独立介入生活中的“难题”,自己一手操纵,这是对学生的力量估价过低的表现。剥夺实践,不仅障碍了能力的形成,而且使学生丧失独立的生活态度和自信心。聪明的老师是从不压抑学生跃跃欲试的愿望而鼓励他们独立学习的。是的,我们过分的保护,就是剥夺了他的实践能力。

今年我执教的是一年级,我原以为孩子刚进入小学,还很稚嫩,所以所有的事情都亲力亲为。总觉得这些小皇帝们什么也指望不上。那一日,却让我跌破了眼镜。那天中午,刚吃完午饭的孩子居然主动的打扫起了卫生,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我感叹道:“看来我是低估他们的能力了。”我及时的对他们说道:“哇!教室在你们的打扫下,变得更加干净整洁了!”也许教室还有很多地方没有打扫干净,但孩子的积自信心就这样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这段时间以来,我班的卫生都是最棒的。所以,当孩子自信的迈出了第一步的时候,我们都要看到孩子那渴望成功的眼神,及时的予以肯定,让他初尝成功的喜悦。慢慢走向成功的彼岸。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把各种实践的权利让给学生,让他们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方自信。

三、自信心是承受挫折的保证,鼓励学生战胜自己

巴特尔指出:“爱和信任是一种神奇的力量。教师载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的一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 象……”就在学生产生心理自卑,对学习没有信心时,教师相信学生存在智能优势,只要这种优势得到发挥,每个学生都能学得好,只要方法得当,就没有跟不上的学生。在每位学生身上,教师都要看到他们的长处,找出他们行为中的闪光点,哪怕是细微的优点。课文读错了,词语写错了,教师先表扬他不怕错的精神,再对他说:“下次还请你,老师相信你能成功。”在“下次”之前,教师为他创造成功的条件,那么,相信他的“下次”总会有进步的。鼓励的话语有:“我相信你做得到的”、“我对你的有信心”、“这个虽然还没完成,但是我相信你会完成它”、“我知道你会处理好的”……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的实践告诉人们,学生能否持之以恒地学习,与教师的信任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当学生站起来不能流利的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投去一个期待的目光,说一句信任的话语,帮助他成功一次,那么,他在课堂上发言的水平会更高,学习能力会更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送去一个信任,在每位学生的心底里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促使他们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自信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它能鼓舞人们去克服困难,不断进步。高尔基指出:“只有满怀信心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把自己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理想。”战胜逆境最重要的是树立坚定的信心,自信心可以使人藐视困难,战胜邪恶,集中全部智慧和精力去迎接各种挑战。  
  挫折虽然会使人失去信心,但另辟积极的途径却可使它转化。教师要在教学中,活动中不断地虚拟成功的机会让自卑的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当中来享受成功的快乐,获取足够的自信心,如果学生在创设的机遇中没有把事情做好,老师就加以指责,甚至挖苦、讽刺,这不仅会使学生失去信心,而且会跟你对立。

教育的过程中,我发现鼓励表扬要远胜于批评,尤其对现在的孩子,在家是小皇帝,从没被拒绝过,在新的环境里,有时会习惯性的依赖,有时遇到挫折会失去信心,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就要善于鼓励学生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与激励。因此,对于学生的任何进步都要给予热烈的赞扬。正确的表扬可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减少心理紧张。其做法是对事不对人,要对活动过程中孩子所作的努力进行评价,让孩子明白真正值得表扬的是什么;而不是简单地给孩子贴上“好孩子”标签。成人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闪光点,特别是要给予发展慢的孩子以关怀和鼓励,让孩子懂得人人都有长处。让孩子从老师的赏识,夸奖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他就会觉得“我能行”“我一定能干好” 。

鼓励,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手段,特别是在创造师生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转化后进生方面,具有突出的效能。适时、充分、恰当对学生进行鼓励,往往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要及时表扬、批评,奖优罚劣,刚柔并济。一味地“刚”会让学生难以忍受,一味地“柔”,迁就学生的无理要求,也会让学生以为你好欺负,就不听教导,拖拖拉拉……当遇到有人违令不听,执行不力的情况时,就应该大胆地杀一儆百。要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为学生的成功鼓掌。赞扬是最好的激励,要准确、有分寸。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表扬中找到自信,战胜自己。

孩子比成人更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更能表露出成功的喜悦,也正因为心中的“自信”,他们才拥有更多的自信去发现,去探索,去展示自我,也更健康的成长。俗话说:“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我们作为孩子的教育与引导着,不仅要呵护他们心中的那股“自信”,而且更应该去调动他内心那个  强大的自己去战胜自卑的自己,让他们在自信中尽情绽放自己的风采。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的恩宠,都拥有着独特的一面。我们应该让孩子们生活在自信的阳光下,而不是自卑的阴影里;我们应该让他们更多的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而不是痛苦。那么就让我们用爱和信任呵护孩子的那份自信心,让自信的微笑绽放在每个孩子的心中,让他们真正的享受成功带来的那份精彩。

参考文献:

1、《班主任之友》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力量。 

2、《儿童心理学》

 3、 《开启孩子的心扉》 

4、《心理健康指导》 

5、《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