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模式中预习方案的运用
发表日期:2014/5/23 21:13:33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zfx 有578位读者读过
问题导学模式中预习方案的运用
江宁区禄口小学 刘利萍
为了顺应孩子的成长,寻找更加适合孩子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孩子学的更加轻松自然,学校今年一直在致力于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学校的课改模式是“以问题为导入,小组合作学习”,而其中很重要的贯穿整个课堂的一个部分就是预习方案的运用。
预习方案到底该如何设计和使用直是我们在实践课改的过程中一直讨论思考的问题,研究了很多我们课改成员上课时使用的预习方案,总是觉得还不够好,所以,这次王林校长来为我们讲解“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方案的设计和使用”,为我们真正运用好预习方案提供了更好的参考。
王校长研究的是语文课堂中的预习方案,但是语文和数学是共通的,在教学中预习方案的大致过程是差不多的,大概的框架都包含 “预习提示”、“我的收获”、“我的疑问”、我的资料”。 每一个环节都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发现的机会,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预习方案可以供学生在预习时使用,并要求学生在课前的预习中完成指定的练习;有的预习也可放在课堂上进行。教师在上课前可以针对学生的预习方案进行抽样检查,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明了学生通过预习解决了哪些问题,存在着哪些问题,并考察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预习方案也可以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预设进行即时性的调整,进一步明晰教学重点与难点,明了课堂教学的着力方向。新授完成后,学生可以通过对新知的理解完成对预习方案的调整和修改,根据自己在课堂中的所得对预习方案中的“我的收获”加以补充和完善,同时可以提出自己在学习之后的疑惑。
王校长对预习方案的研究让我们认识到,预习还是不预习,要因学校和教师而异,不预习的课堂是一种精彩,预习的课堂是另一种精彩,关键要看教师想要达到怎样的精彩,而这种精彩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终身收益,做到让学生课前能自主体验,课中能将这种体验得到释放求证,课后要能通过学习能将体验得到巩固和拓展、建立新的体验,从而真正学到本领。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要将我们学校的“以问题为导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贯穿在预习方案中,在设计预习方案时,就要充分注重问题意识,多让孩子思考“为什么?”;要充分设计合理有效的问题,问题的设置是关键,要用问题组织每个教学环节的过渡。在“准备性学习”中,要明确设计这些问题的目的是什么,要让学生通过这些问题唤起对什么知识的回忆。在“针对性学习”中,要充分明确这节课的重难点,设计什么问题能解决这节课的重点,设计什么问题能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围绕教学环节知道什么问题是老师提,而什么问题应该抛给孩子来提,不管是老师的问题还是孩子的问题都要有针对性,即使孩子的提问不够到位,也可以通过引导让孩子找到问题的关键。有了关键性的问题导向,老师还要明确知道课堂中究竟要表现什么?可以怎样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感受小组合作的好处?要以问题设置成为教学环节的引导,让预习方案成为教学内容的抓手,让小组合作成为教学手段的突破口,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孩子的学习能力。而在“延展性学习”中,还要注重设计能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讨论交流的能踢,让学生感受到新知在解决问题中的用处,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既然进行课改,那就要真正实践,做到有效改革,让课堂变得更加精彩。我们也要在我们的课堂中尝试运用王校长的预习方案,并在运用中不断反思改进,然后继续不断实践,让我们的课改之年变得真正有效,让我们的课堂变得越来越适合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