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文章内容

成长:从“众人推车”到“发动引擎”

发表日期:2014/5/14 14:00:36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陶红梅 有489位读者读过

成长:从“众人推车”到“发动引擎”

刘远方

开卷有益,这句话说得一点也没有错。打开书,总是能有所得,即使是一句话,一个标题,有的时候都能戳中我们的思绪,引发我们的思考。上周本来是去阅览室借教材的,教材没借到,随手借了几本杂志拿回来翻一翻,文章很多,立刻引起我思考的是一位老师在自己的文章中说自己以前写过的一片论文,它的题目令我眼前一亮:《专业成长:从“众人推车”到“发动引擎”》。

看到这个标题我大概就能联想到它的主题,说得就是这位老师在自我专业成长中的一个发展过程。他也说:“教师的专业成长,从‘众人推车’到‘发动引擎’不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是一个质变的过程,是一个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过程。”这个标题写的实在是太生动形象了,我仿佛也看到了这位老师在不断改变,不断思考的过程。既然没有办法看到这位老师完整的文章,那我就带着赞同的观点,围绕这个话题,也来写一写我心中的教师成长和学生成长。

先来说说自己,作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给学生树立榜样,做好示范。其实我们跟学生一样,从自己毕业开始,从我们开始从事教师这份职业开始,我们也一直都在学习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带着一腔热情走上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决心要热爱工作,关心学生。但是,很快,教学工作的繁忙,学生工作的繁琐逐渐磨灭了我们的耐心、信心和决心。于是,一种叫做教师职业倦怠感的东西就逼近了我们。我们开始迷茫,开始懈怠,对待自己的工作也越来越敷衍。但是,“众人”为了我们的进步仍然在努力地推我们的车,由于自己的动力不足,即使被推,也只是被动地推。就拿我们学校为例,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尤为关注。学校在推我们的车,要被听课、要写博客、要参加各种培训,备课、上课、反思一样不能少;教研员在推我们的车,各种听课,各种研讨不断;家长在推我们的车,知识教完了一定要向我们要教学质量……当我们自己没有动力时,众人在我们背后用力,而我们自己在抵触,这样只会变得更累罢了。相反,只要我们把这些压力都当做是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另一方面,自己也“发动引擎”,有着明确的工作目标,埋头奋进,效果一定会不一样。

那么,如何才能发动自己的引擎呢?很多老师都给出过这样的意见,只要你把现在工作中的一切问题当做一个课题去研究,你的态度就会好很多。人的进步,就是在克服一个个问题。教学上有问题,去钻研教材,请教别人;班级管理上有问题,开动脑筋想办法;学生思想上有问题,就要站在他的角度上考虑,引导他走上正道……问题都不是问题,困难也不是困难,都是帮助我们成长的垫脚石,是我们进行教学研究的丰富材料。每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克服一个难关,解决问题的经过都是自己的一次蜕变。这时,我们就会主动去探寻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了,并以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乐趣。这说起来的确很容易,但是做起来真的很难。想要发动自己的引擎,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心态。

另一方面,我觉得“众人推车”到“发动引擎”也很适合学生的成长。现在的教育现状基本都是学校、家长、老师三方逼着学生学习,我们这么一群人都在帮助推动学生这辆车,可是学生呢,偏偏不领情,因而学习就逐渐变成了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那么,我们现在就要改变学生这样的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们时常所说的要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是这个意思。要让他们真心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学习是为了让自己成才,而不是为了别人。这样他们才能自己“发动引擎”,把车开得更远。当然,在学生“发动引擎”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我想,等到哪一天,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都能自己“发动引擎”了,离开了众人的帮助我们也可以成长得很好,我们的教育应该也走进了最理想的状态吧。不过,要等到哪一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