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
发表日期:2014/5/15 22:37:23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陶应平 有849位读者读过
1、同学们,在中国革命的历程中,有一座不朽的丰碑,那就是举世闻名的25000里长征。
2、关于长征的故事,同学们已有不少了解。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长征诗——《七律*长征》。解释“七律”(七言八句,颔联、颈联对仗工整)
3、介绍写作背景。作者毛泽东,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已到达陕北,长征已经胜利在望。回顾一年来,红军战士走过的路程,毛主席诗兴大发,满怀豪情地挥笔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并亲自向红军战士朗读了这首诗。(课件出示毛体《长征》,范读)
(二)初读,了解时代背景。
1、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 逶迤 磅礴
2、理解词义。诗中( )逶迤 ( )磅礴
查字典解词,你能用简笔画出对这两个词的理解吗?
你能用语调语气来表达你对这两个词的理解吗?(指名读 男女读)“逶迤”要读出曲折绵长之意,“磅礴”要读出高大雄伟之势。
3、诗中涉及到好多山名水名,你们能搞清楚吗?请学生讲讲。
山名:五岭 乌蒙 岷山
水名:金沙江 大渡河
4、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我们先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看路线图)(录音)
中国工农红军为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越五岭,突破乌江天险,四度赤水,越过气势磅礴的乌蒙山,接着又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然后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红军战士开动每人的双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完成举世无以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三)讲读,理解诗意。
首联
1、红军翻越一座座山,又涉过一条条水,表示路途很长,可用什么词来表示?(万水千山,虚指)
2、红军长征除了万水千山的障碍,还得征战南北,你体会到什么?(难)
3、但红军用自己的双腿走过来了,你们说远征难,可我们红军怕不怕?(不怕!)
“不怕”两字,铿锵有力,下笔千钧,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顶天立地。
4、诗中毛主席用一个词进一步写出了红军战士不怕难,把万水千山看得很平常(等闲)
5、这里说万水千山只等闲,加了“只”表示什么?(蔑视困难,将困难轻轻一瞥,从容不迫。)
6、这首诗就是要赞颂红军战士藐视困难,战胜困难,乐观豪迈的大无畏精神,前两句是全诗的总领。齐诵一、二句。
颔联、颈联
水千条山万座,诗人怎能一一写尽?主席采取总起分述的写法,选取了哪几个典型环境来写?山:五岭、乌蒙 水:金沙江、大渡河
自由讨论:结合你的课内外知识,你理解哪句诗的意思?互相讲讲。
学生讲,教师顺势引导。
1、五岭长,乌蒙高,可在红军眼里只不过像“跳动的细浪”和“滚动的泥丸”,这句运用了什么写法?(夸张、比喻。“逶迤、磅礴”极言山势雄险,用的是“扬”的手法;而“细浪、泥丸”言其渺小,用的是“抑”的手法。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 指导朗读。
2、山,红军不怕;水,红军也不怕。
a 在写水的两句中,有一对反义词,请大家找一找。(“暖”和“寒”)。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b 录音释疑“金沙水拍云崖暖”:听录音
1935年5月,红军主力在毛主席率领下,浩浩荡荡向云南进发。快到金沙江畔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远远望去,乌黑乌黑的一长列大山横在眼前,金沙江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滚滚江水飞溅起层层浪花,撞击着两岸的云崖,发出轰轰的巨响。正是:金沙江水浪滔滔,两岸峭壁插云霄,巨浪翻滚几丈高,船行水上一叶漂。敌人为了阻挠红军北上,又封锁各处海口,而且抢去了江面所有的渡船。
穿插设问:你们说,面对汹涌的江水和狡猾的敌人,红军该怎样渡过金沙江呢?请你们继续听:
但是红军战士按照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扰乱敌人视线,同时又顺利地俘获了敌人侦察用的两只船。结果,我军不费一枪一弹,捉到俘虏六十多个,夺取了金沙江的主要渡口。很快,红军所有大队人马,全部胜利渡过金沙江,跳出了几十万敌人的包围圈,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胜利。
同学们,回顾这段战斗的历史,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觉?(暖洋洋,愉快)
c 录象释疑“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是智取,大渡河则是一场恶战。回忆《飞夺泸定桥》,齐读齐背课文片段。面对着严峻的考验,我们的战士犹如神兵天将,硬是“飞夺”了泸定桥,让我们再现这历史画面吧!学生观看影像。
此时你想说什么?心里有什么感受?(太险了,胆战心惊,捏了一把冷汗)小结:“暖”,写出了巧渡金沙江的愉快;“寒”,写出了强渡大渡河的惊心动魄,又进一步突出了“难”。
d 指导朗读(轻松愉快)(惊险心惊)男女赛读
红军山不怕,水也不怕,真是“万水千山只等闲”。
尾联
1、哪两句写他们取得了远征的胜利?(7、8句)解释“尽开颜”(一片欢腾喜悦之态)
2、指导朗读。
(四)精读,升华情感。
1、小结:《七律*长征》,短短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短短56个字,饱含着中国工农红军的万般豪情。让我们齐诵这首诗。
2、音乐激情:“红军不怕远征难”,同学们,你们愿意听一听用《长征》这首诗谱写的歌曲吗?
(五)背诵,填空默写。
(六)总结,诗意延伸。
1、让我们用毛主席的一段话对长征做个总结。(先自由读,再师生共读)
师: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2万余里,纵横11个省。请问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
生:没有,从来没有。
男: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
女:长征是宣传队。它向十一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
男:长征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结果。
齐: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师:谁使长征胜利的呢?
齐:是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他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
2、全文总结
同学们,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让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一代代流传,我们有责任让红军战士的乐观豪迈永远激励后人前进,让我们世世代代诵《七律*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