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原创][转载][原创]不是我们的学生学不好,而是我们没有教好
发表日期:2014/4/9 13:44:54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陶应平 有497位读者读过
教学案例
——不是我们的学生学不好,而是我们没有教好
齐飞
记得去年刚参加工作时,有位老教师对我们说过:“不是我们的学生学不好,而是我们没有教好!”起初我对这句话持着怀疑态度,是吗?学生学不好,跟老师有什么关系?作为老师正常上课,课后认真批改学生作业,作为学生课上认真听讲,回去做好预复习工作,学生会学不好吗?即使学不好跟老师有什么关系呢?老师按时上下课并未旷课或糊课啊?可是现在的我,一个入职将近两年的老师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与之前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理解大不一样,实践出真知——学生们都是一样的,除了少部分的天才和智商有缺陷的儿童,我们教室里的孩子智商没有太大差距,只是有的孩子性格比较外向,有的孩子比较调皮,有的孩子很是好动,有的孩子控制不住自己,对于这些孩子作为老师的我们需要想办法,需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上课时我们不能将他们归入普通乖巧孩子一类的听课模式,我们需要多花时间在他们身上,只有秉着这样的理念我们才能教好每一个孩子。
从去年开始我就带一10班的音乐课,这个班在整个一年级里是最“热闹”的一个班,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似乎调皮的孩子都聚集在了这个班,每次我去上音乐课,前五分钟都是强调纪律,慢慢的我找出了那几个“领头人”,发现总是他们几个破坏课堂气氛,刚开始,我会让他们站起来以此来提醒他们注意,可是站了一会儿又开始了,他们总能带动身边的那一圈同学哈哈大笑,面对这种场面对于去年刚入职的我来说很是头疼,绞尽脑汁,没有好的办法,仅仅只是想以最快的速度在他们班把这节课上完,让我尽快的脱离“苦海”,以这样的方式我上了几节课,可晚上回来想想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我工作的职责是什么?作为音乐老师,我需要把歌曲教给每一个孩子,我需要给他们带来快乐,让他们尽情的享受每一节音乐上的美好,可是这几天我在做什么?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似的上完每节课,没有去寻思孩子们是否都学会了每首歌,更没有去想他们在这几节音乐课上学的是否快乐。无意间又想起了那句话“不是我们的学生学不好,而是我们没有教好”,突然教师的使命又将我拉回,我不能这么应付,我要做一位称职的好教师,我要让自己教好我的每个孩子,我开始想各种办法,其中有个小朋友上课时特别的容易受别人的影响,只要有个风吹草动他就会有很大反应,坐立不安,嘻嘻哈哈的影响其他同学,我便将他的座位调到了靠近我的第一张位子,让他知道我的存在,还有几个“领头人”我开始因人而异,逐个“击破”,有次课上我发现他们又在讲话,课后我留下了他们,一个一个的询问情况,“为什么每节课都讲话?”“为什么不认真听课?”问到A时,A说是B喊他的,问到B时,B说是C逗他的,我开始问B同学,“是不是你喊B同学的?是不是你先讲话的?”B说是A引起的话题,是A在说话,
就这样,我问不出个所以然,在他们心里,都是别人的错,肯定有人在撒谎,也许他们自己也不记得到底是谁先说出的第一句话,我开始一个一个的单独问话,我告诉A“老师相信你不是那第一个说话的,可是当我找到你们问谁第一个讲话时,他们却说是你带头的,你觉得心里委屈吗?”A很不好开心“是他们引我说的话”,这样挺好,我需要他的这种生气,接着我开始了“像这样的所谓的好朋友,你觉得可以交吗?好朋友是这样的吗?虽然在课上我们是不应该讲话的,但是我想你们既然能玩得这么好,肯定关系很好,可是,我发现他们并不怎么样?对你也不怎么样?他们为什么会出卖你呢?你平时对他们不好吗?”他说“他们就喜欢这样,上课就爱讲话,还喜欢赖到我身上,每次都这样?”我说“那你为什么还喜欢给他们背黑锅呢?这是因为我相信你,我才没听他们谎话,如果换成其他老师不相信你呢?你不就成了老师心中的“坏孩子”了吗?你在乎“好孩子”的形象吗?”他点点头,我补充到“你觉得在课上和他们讲话好嘛?你损失很多,自己知道吗?陪着别人讲话,还替别人背黑锅,还没被别人尊重,自己也没学到东西,你这是什么事啊?你喜欢这样吗?”他无助的摇摇头,“我们玩的很好”,我拉住他的手,和蔼的说道“好朋友,不是在课上用来说话的,课堂是我们长本领的地方,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你如果真正想和他们成为朋友,你就更不能讲话,因为只有你不讲话,你认真学了,等到课后他们不会了,而课上的你认真听了,你会了,这样你就可以课后告诉他们,帮助他们,这样他们会感到你是真正的好学生,觉得你很聪明,会尊重你,也会想和你成为好朋友,只是前提是你要做好榜样,能值得他们佩服,知道吗?”他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我决定看他的表现再采取下面的对策。
同样的方法,我用在了B和C身上,他们的反应近似相同,第二周的课上,我特地给了他们眼神的提示,B同学很显然就是那个撒谎的同学,他又开始蠢蠢欲说了,可是A和C似乎并不搭理他了,他们很认真的看着我,像在告诉我,“老师我们没说话”,又好像在告诉我“我要给你做榜样,我不能像以前那样了”,B同学对他俩的“冷处理”很是不开心,于是我开始对B同学提问,我准备以提问的方式引起他的注意,果然效果很好,我的问题他没有答对,随即我喊了C帮忙解答,C很是乐意,也答对了,开心满满的坐下,B我也让他坐下,并提醒他要认真,下半节课他真的如我所愿,很安静,很认真,就这样他们三个之前“打成一片”的场景在我的课堂上消失殆尽,班里的纪律顿时好了很多,上课时基本上不用花很大功夫去进行常规的管理,少了很多说教,多了几分轻松,班与班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课堂上,除了完成应有的教学任务外,我还可以随意地与孩子们开些玩笑,说说笑话,不必担心活跃得收不住场,孩子们和我一起学,一起玩,一起说,一起笑,孩子们开心了,作为教师的我更开心!对于我之前的阴影再也没有了,心中充满欣慰。
这一案例给我的启示就是:对于孩子们课堂上的调皮自己一定要想办法尽快解决与处理,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因人而异,不能让自己陷入烦躁的情境,我们要让孩子们尽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让他们喜欢上我们的课堂,我们不能急躁,不能糊弄,孩子们的童年是有限的,作为老师的我们有必要让我们的孩子在学校的每一天都快乐健康的成长,这是我们的义务与责任,以后的我要时刻提醒着自己多关注我的学生并以“不是我们的学生学不好,而是我们没有教好!”这句名言在自己的任教生涯里时刻提醒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