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法制安全>>卫生保健>>文章内容

禄口小学“4.25全国预防接种日”宣传

发表日期:2014/4/30 16:19:43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马小燕 有657位读者读过

告家长的一封信

各位家长: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各种细菌、病毒在这个季节大量繁殖,导致儿童各类传染性疾病进入高发期,主要包括甲肝、麻疹、风疹、腮腺炎、水痘等。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这些疾病的最佳方法,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主要措施。为让每位儿童得到规范及时的预防接种,希望各位家长了解以下知识,配合我们更好地搞好接种工作。   

1、儿童出生后即可接种卡介苗,用以预防结核病。卡介苗接种2-3周局部可出现硬结、红肿、继而破溃,最后形成疤痕,此为正常反应,不需处理。

2、儿童满2个月后服第1次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第一次服苗后间隔1个月服第二次,再间隔1个月服第3次,4岁时再加强服苗1次。服苗后无明显反应,服后半小时请勿喂奶或饮热水,如有呕吐请补服。 

3、儿童满3个月后开始接种第一次百白破混合制剂,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儿童传染病。第一次接种后间隔1个月接种第二次,再间隔1个月接种第3次,1岁半到2岁时加强接种1次,6岁时再加强1次白破二联制剂。接种后少数儿童出现局部红肿热痛、发痒,接种部位出现硬结、全身微热,不适等,此种状况不需处理,可自行消退。硬结可用热敷(避免烫伤)。

4、儿童到8月龄时应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接种后少数儿童可出现短暂性发热或一过性皮疹,不需处理,可自行消退。   

5、乙肝疫苗儿童出生后24小时内即可接种第1针,预防病毒性乙型肝炎。间隔1个月接种第2针,再间隔5个月接种第3针。接种后少数儿童有轻微发热,不需处理。

2008年国家扩大免疫规划范围,将甲肝、麻腮风、乙脑、A群流脑、A+C群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婴幼儿接种HIB结合疫苗,可降低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脑膜炎、肺炎、败血症等严重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高致残率;接种水痘疫苗,可预防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在儿童中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水痘、水痘患者康复多年后的带状疱疹,降低皮肤感染、脑炎、肺炎等水痘并发症的发生;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可预防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出现的发热、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防止出现严重脱水甚至死亡,有效保护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接种麻-腮-风三联活疫苗,可同时预防麻疹、风疹、腮腺炎三种呼吸道传染病及其相关并发症;接种肺炎双球菌疫苗,可降低由此菌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预防接种是一种预防相应传染病,保护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可节约因孩子患病后付出的昂贵的经济负担,减轻家长巨大的精神压力,减少儿童的痛苦,因此,我们应让儿童适时接种。

为减少或减轻接种反应,在接种前掌握儿童体质情况,如发现儿童有过敏史,有癫痫(羊角风)等脑病史,或有免疫缺陷症(疫苗接种后体内不能产生免疫力)等“禁忌症”,就不能接种。如儿童患有湿疹、疥疮等皮肤病,正在发高烧,患有其他疾病尚未痊愈,营养不良,体弱等,暂时也不要接种,等恢复健康以后再接种。建议家长多了解一些疫苗相关的说明书,积极协助预防接种的医生进行接种。

 

衷心祝愿您的孩子健康成长!

                                                                                                                                    禄口小学卫生室

                                                                                                                                  2014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