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文章内容

[原创]诗文中赏景,想象中怡情

发表日期:2014/4/17 7:45:35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陶应平 有554位读者读过

诗文中赏景,想象中怡情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反思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诗歌清新明快,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能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思,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秒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绮丽多姿,亲切地召唤少年儿童热爱自然,勇于探索,从“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众所周知,诗歌是中国文学上的一朵奇葩,语言凝练,简洁,感情色彩浓烈,跳跃性很强。如何引领学生赏读诗歌,感知诗歌的主要内容,引领学生在诗歌的殿堂里遨游呢?我想,教师应通过这些精炼简洁的语言,引导学生走进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之中,走进诗人所流露的情感之中,唯如此,才能与诗人同行,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与诗人同乐,欣赏大自然的无限风光。

    怎样引领学生走入情境,析文赏景,引起共鸣呢?教学中,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赏析景物。教学时,我有感情的范读了诗文,让学生边读边画,这“大自然的绿色的课本”里都有些什么呢?学生边听边画再交流,师生一起走进大自然,呼吸到了清新的空气,看见了挺拔的翠竹,苍劲的松柏,丰收的果园,沃野上的耕耘;听到了鸣禽高兴的呢喃,动物联欢时愉快的歌声,青山绿水深情的召唤;感受到了片片云锦送来的喜悦,阵阵微风带来的温馨,生动形象的画面,绚丽多姿的色彩充盈于脑际,流动于心间。

    二:咬住特点。有特点的景物自然有迷人的地方,如何把他们鲜明的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呢?教学中,老师应抓住诗中描写的这些景物特点的词语,让学生来感悟,如:“芬芳”,“挺拔”,“苍劲”,“攀登”,“前进”,“撒开”等词语,形象,准确,传神的刻画出了那些特定景物的特点,容易使学生形成鲜明,整体的印象,让有特色的景物定格于学生的脑中,让诗人澎湃的激情共振于学生的心灵。

    三:放飞想象。学生真正走进了自然,锁定了景物,就易于领悟诗中的意境,诗人的感情。而让学生放飞丰富合理的想象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思考的时间,要让学生边阅读边想象,边赏析边感悟,在交流中相互提示,在想象中丰富发展,在感悟中深化升华,让诗中凝练简洁跳跃的语言,变成有声有色,有形有体,有景有情,立体鲜活的画面。如“丰收的果园里”有哪些绚丽的色彩?“沃野的耕耘”上是怎样辛劳的画面?“鸣禽”,“野花”会怎样和我们联欢?天空撒下的“片片云锦”上有哪些对我们人类文明环保的赞语?“祖国”会怎样向我们深情的呼唤等等,在学生想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会走进文本,身临其境了,置身于如此充满活力的大自然中,他们怎能不怦然心动,心旷神怡呢?

  四:启迪心灵

  这首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流畅又饱含深情,作者以深情的目光捕捉到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祖国妈妈的口吻召唤少年儿童热爱自然,勇于发现和探索,到大自然中去发现美,欣赏美,探寻美。要用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用感恩的心灵去倾听,用智慧的头脑去感悟,从而明白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美,祖国妈妈对我们无尽的爱。让学生在诵读中和自然合为一体,去尽情呼吸大自然芬芳的空气,去温馨享受祖国妈妈“清凉的绿荫”,使目标明晰,过程清楚,学生心灵受到了启迪,情感得到了升华,爱护自然,绿化祖国,让地球妈妈永远翠绿、挺秀、漂亮,感恩祖国,让祖国妈妈永远熠熠生辉的美好情感将油然而生于学生的心间,爱绿、种绿、护绿的情感将自觉内化在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