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文章内容

[原创]8、大松树和小松树 教学设计

发表日期:2014/3/28 10:34:35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伍凤娟 有567位读者读过

8、大松树和小松树  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不同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骄傲自满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不同的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骄傲自满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ppt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了《小松树和大松树》这篇课文。请小朋友们拿出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师板书课题,课题竖向书写,“小松树”三字在上,“大松树”三字在下。“小松树”三字偏小,“大松树”三字偏大。)

2、谁来读读课题?

 二、趣读课文,细品文本,指导朗读

过渡:这节课,小松树也来到了我们班。(师边说边出示小松树彩图,模仿小松树口气,小朋友们好!)生打招呼。

1、教师创设情境:我是小松树,今年七岁了。今天来到一(3)班,想和小朋友们交个朋友,小朋友们愿意和我交朋友吗?

2、你对小松树有哪些了解?咱们不能盲目交朋友。这节课就让我们细细品读课文后,对小松树有了深刻了解后,再下定注意。下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师在生自由读课文期间,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

3、我们先来读读课文一节,看看对小松树会有哪些了解?(出示第一小节,生自由读。回答。)

(1)能通过读,把你知道的告诉老师吗?

(2)哪儿有一棵小松树,老师听得不太清楚。( “山上”加重语气读)

(3)老师听出来了,如果能看着黑板上的简笔画,一边读一边做上动作,老师会知道得更明白。(生读,加上动作。)

(4)大家能向他一样边读边做上动作告诉老师吗?(生自由练读第一节。)

4、小松树在山顶上,看到太阳公公从东方升起,白云姐姐在空中自由自在散步,还看见了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师边描述边画简笔画)如果你是小松树,看到这些,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5、是呀,小松树看到了如此壮观的景象,心里不禁想:我是世界上长得最高最高的松树了。它转脸一看,看到山下有一棵大松树。(师出示第2节)请小朋友们接着读读2节,看看能读懂什么?(生自由读第2节。)

(1)能读懂什么吗?(读不懂我们不怕,下面我们就来细细品读课文,来读懂它。谁先来把这段话读给老师听听?)

(2)指导读好“喂”这个字。

老师用“喂”来说一句话,看看“喂”应该怎样读?(对着一个孩子):喂,把你的橡皮借给我用用!听了老师这样的口气你心里愿意借橡皮给老师用吗?为什么?(没有礼貌。)那小松树这样跟大松树说话,你觉得小松树怎样?(没有礼貌。)

(3)再读一下这句话。体味小松树的语气。(读出小松树长在大山上,把小松树读得再高一点)

(4)小松树说这段话时,会是怎样的表情?(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画了三种不同表情的简笔画:得意、后悔、高兴。生说。)为什么?

(5)此时,大松树会怎样想?

(6)读了小松树和大松树说的话,你还愿意不愿意和小松树交朋友?

6、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他是怎样和小松树说的呢?(出示第3节,生自由读。)

(1)指名读。

(2)谁摸过你的头?

(3)当时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4)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生再读。)

(5)究竟高多少呢?看着图想一想。

(6)能通过读告诉老师吗?师给予具体评价,如:老师这次听出来了,大松树比小松树高多了。

7、听了风伯伯的话,小松树会怎样呢?(出示4节,生自由读、体会。)

(1)“惭愧”是什么意思?

(2)这时候小松树心里会怎样想呢?

(3)现在老师就是大松树,你是小松树,有什么话想跟我说吗?(师:没关系,你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希望你快快长得高大起来。)

(4)小松树还会想什么?是谁把它托起来的?(应该谢谢大山爷爷。)

(5)现在我就是大山爷爷,你是小松树,有什么话想跟我说吗? (师:孩子,记住长得再高也不要骄傲。)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自主学习,提出书写时的注意点。

3、根据学生发言,指导写字。

五、 作业

1、按笔顺描红。

2、朗读课文。

(五)板书设计

8、小松树和大松树

小 松 树      大 松 树     风伯伯

                长得多高      没有回答

看到很远                   大山托

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