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文章内容

砥砺 磨砺 见成长

发表日期:2014/3/19 12:45:02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陶红梅 有573位读者读过

  砥砺 磨砺 见成长

-----听《水乡歌》有感
    今天,学校举办了三年内青年教师课堂展示,由于前面我已经上了一次所以这次就成了听众观摩课堂。又是一年的成长,又是一年的内化修行,带着满满的思绪踱至窗前,空气微凉,华灯初上,又一个夜晚又这样不动声色地来了。 
    设计巧妙更凸中心
    对于一节语文课,好的教学设计特别重要,它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效率。在许多成功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往往会为教师的设计以及由此而渐入佳境的生成暗暗叫好,并情不自禁地钦佩教者的智慧今天的展示,郑静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第21水乡歌》,教学时郑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水乡中,注重以读促悟,让学生有所体会。纵观今天的课堂,郑老师注重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反复品读里感受水乡的美,由于是同年级的课,在听课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想如果我来设计,我会抓住水乡什么多?这个中心问题串联全文,在板书里就抓住多这个字,设计为:

                        船水乡歌

                        歌

让学生找出水多船多歌多。郑老师在课堂设计里很好地创设了情境,提出水乡的美景就像一幅画,我知道大家都特别喜欢画画,那我们今天就来想象一下,在自己脑海里画一幅水乡美景图吧。在我看来这个设计很好,可以突出水乡的美,但如果可以更加挖深一点,在那这幅水乡美景图中,我们首先应该画什么后,让学生随机选说,并点击课件中相关章节的链接,并抓住机会在黑板上勾勒处相应的简笔画,从而我想孩子的认识会更加感性与清晰,水乡的美与多会不由地凸显与再现。
    在悟情时渗透课外内容 拓展练习递增梯度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语文学习实践过程中,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要整体推进,螺旋上升。学生对课文的鉴赏和感悟,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点。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总是以自己的知识贮存,生活经验,认识能力丰富课文的意蕴。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感悟,在感悟时渗透多种内容,扩大阅读含量,无疑会有利于学生更深的理解课文的内容,在课堂教学环节上播放出精彩的小插曲,有利于阅读感悟。在教学的尾声,郑老师顺势拓展,让学生来当小诗人。课堂上郑老师联系前面《识字1》,以旧知链接新知,先问孩子们“水乡还有什么多?”出示“------多,千----万-----。---------,--------。”让孩子们发散拓展。这个设计出发点很好,但是从课堂效果来看,孩子们却显得有些沉默,探究原因,还是设计中拔高程度太多,递增的坡度显大,如果出示与书中相同的句式,并在旁边配图题提示,孩子们会很容易顺着老师设计的台阶慢慢往上爬升,可以在这个时候再根据课堂的时间与情况着情拓展,我想此时的学生在一定积累与练习后可以更好地实现拓展,跳一跳,便能找到桃子,这样也会让我们的拓展真真实实地成为锻炼说话能力的媒介,而不再流于形式。
    朗读教学注意层次性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训练内容,朗读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是学生对文本认知和文本理解、感悟的重要体现形式。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训练,尤其是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更是离不开朗读的训练。《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是逐步提高的。具体到一课书,学生也要经历一个逐步读通、读熟、读懂的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里,郑老师通过让孩子圈注关键词的方式让孩子体悟多,孩子的朗读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整节课下来朗读的层次性不明显。我想,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抓住范读通过教师的夸张示范,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巧用评读重视朗读后的评价,通过有效的评价,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享受朗读的乐趣,体验朗读成功的喜悦之情。课堂上,教师请一名学生读书时,要求其他孩子用心看书,认真听同学读书,读后评一评,说说哪里读的好,哪里有丢字、漏字、读错字现象,评完后,再进一步进行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读书认真、会听、会评价的的学生进行表扬,持之以恒,促进学生用心读书、认真倾听良好习惯的形成;妙用教读小学生乐于表现自己,喜欢得到别人的夸奖,针对这一特点,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让他们当小老师教读。通过不同朗读形式的结合,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岁月,以它飘逸的姿态,轻盈着过往。听风数雨的日子里,我们不断斟酌揣度,成长真好,让我们有机会轻拾一抹花蕊的清香,在清澈的眸光里,听风呢喃;在心的怡然明净中,书写温暖,待岁月婉转的日子寄于孩子,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的期许。

砥砺磨砺、方才能见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