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文章内容

教学《把固体放到水里》有感

发表日期:2007/11/21 11:29:29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无 有731位读者读过

我少时生活在大山里的乡村,常须和同龄的孩子上山砍柴,进山前父亲总要唠叨一句:把刀磨磨,磨刀不误砍柴工。多少次的切身体会证明这句话是对的。刀是砍柴的工具。它的锋利程度直接影响砍柴的快慢。材料是师生演绎科学探究活动的道具,它的适宜程度势必影响科学探究课的效益。那么在课程改革中,伴随教学理念的转变,科学课中材料准备该如何呢?今仅借最近上《把固体放到水里》一课的材料准备,来谈这方面的一些心得。

附:《把固体放到水里》的材料。

演示材料:螺帽、橡皮、铅笔的外层小木块、铅笔芯、树叶等。

小组探究材料:一整个土豆、一片土豆、一截铅笔头(有的既带金属环又带橡皮;有的仅带金属环,有的既没带橡皮又没带金属环。)洗干净的细沙、食盐,几个装了水的透明塑料杯。

我之所以准备这些材料,是基于如下考虑的。

一、           材料准备要注意目标明确。

要做到目标明确,必须明确教材目标和学生现有知识经验水平。翻开教材、教参我们不难发现《把固体放到水里》的教学目标之一便是“能够借助水认识固体的性质,了解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学生已有“固体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的经验,对沉浮现象学生较为熟悉,不难掌握,但对于什么样的物质会沉会浮,学生对此认识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这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目标之一,也是难点、重点。为此我为学生准备了探究材料:一整个土豆和一片土豆。通过探究让学生纠正和完善旧有知识经验体系,达成同一种物质沉和浮与物质的大小或轻重没有关系。教材的编排意图也正是这样,显而易见。总之,明确目标,找准重、难点是材料准备的先决条件,唯如此才能发挥材料的最大功效,避免因材料过多、过杂而出现的低效益探究。

二、           材料准备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和探究水平。

关于溶解学生知道的较少,于是我把为学生准备的沙子洗了又洗,目的是洗去沙子中的可溶性物质,以便让学生更容易地认识到固体放入水中,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这一特性。这是通过准备典型材料降低探究难度,让探究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相当。我想新版教材删去“把泥土放到水里”这个实验,也应该是基于这方面考虑的。另外,在探究的材料中由于我提供给学生的铅笔头各式各样,从而使本来容易的探究活动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富有了挑战性,提高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在预测这些铅笔头放入水中出现的情况时,要么预测沉,要么预测浮,然而结果却是这样:没有金属环和橡皮的铅笔头平浮在水上,铅笔头“吃水”较浅;有金属环而没有橡皮的铅笔头是斜浮在水中,铅笔头“吃水”较深;有金属环而且有橡皮的铅笔头是立于水中,铅笔“吃水”最深。这样本是平淡的实验会因材料而充满精彩。总之,我利用材料调控科学探究的难度,让真理、规律永远像一盏拥有微光的灯,时时吸引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准备的材料要与探究水平相宜,探究容易则把材料复杂化,探究难度大则把材料呈现结构化、典型化。

三、           材料准备要注意经济和预防负面影响。

在都能达到目标的情况下,选简单避复杂,选价廉避昂贵,选常见避偏僻。教材中要我们探究的是“一片橙子和一个橙子,一截蜡烛头和一整枝蜡烛”谁沉谁浮?而我为学生准备的是一片土豆和一个土豆。我是基于如下几条考虑的:1、橙子比土豆贵。2、橙子剥开就能吃。三年级学生天生好动,比较难管理,为预防学生把材料吃了。3、我用的盛水的杯子小而橙子和蜡烛比较大和长,不便于放进杯里进行观察。一句话为了便于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四、           材料准备注意结构性和有效性。

材料是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材料与我们探究的问题之间总应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材料的结构性愈强,学生在探究时就愈容易,为了学生能在有限的课堂上进行更有效的探究,我们必须在材料准备时就考虑材料的暗示性程度和材料使用功效。我在《把固体放到水里》一课的教学中就准备了好几组材料:1、一片土豆和一整个土豆;2、食盐和洗干净的细沙;3、教师演示用的螺帽、橡皮、小木块、铅笔芯等;4、各式各样的铅笔头。前两组材料的结构性不言而喻,第3组材料难度小然而是探究那截铅笔头沉还是浮的前站。而探究所得到的那截铅笔头在水中的各种情况,通过自问或者师问“为什么”,会为学习本单元第5课《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埋下铺垫。有了这种思考,即:金属环、橡皮可以借助木头浮起来,木头则可利用金属环和橡皮沉下去。这对学习《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大有脾益。铅笔头,在本单元的第2课和第5课的学习中有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五、           材料准备要精细。

常接触科学课的教师可能也有这样的体会,有时会因材料准备不细而使教学活动产生意外,甚至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我上《把固体放到水里》一课时就因材料准备不细,从而使课堂教学产生意外,加上教师处理突发事件不够机灵,导致教师心慌意乱。当时,学生把沙子放入水中后,有一位女生站起来说:有的沙子浮起来。我看了看原来是极象白细沙的一些腐烂后的小虫子的壳。如果我把沙子洗干净后,也能像学生那样自己动手做一做,就会发现问题,就会少出现诸如此类的意外。材料准备要细,细在每一样物质;细在实验探究中每一个环节;细在尽大限度考虑到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

总之,科学课精心准备材料,有助于科学探究活动开展,有助于提高课堂实效。我们科学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准备材料。磨刀不误砍柴工。当然,材料准备的最根本的要求是有效和从实际情况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