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科研>>研究团队>>文章内容

艺体教师团队活动(二)

发表日期:2014/3/7 11:45:20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张福新 有696位读者读过

音乐学科教研活动今天举行,分别由刘菲、齐飞二位老师执教。艺体教研组全员参与了听课和评课活动。

《夏夜》教案

               刘菲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夏夜萤火虫闪烁飞舞的音乐形象,并能用轻巧、甜美的歌声表现。

2.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做到声部和谐、层次清楚。

教学重点:

1.顿音要唱的短促而有弹性。

2.有后半拍休止符的音符要唱的短而轻盈。

3.二声部合唱声音和谐。

教学难点:

1.有后半拍休止符的音符的唱法。

2.低声部的准确进入。

 

一、创设情境导入

1教师出示夏夜画面,播放夏夜的伴奏,让学生随教师律动感受夏夜的美

二、形体感知歌曲

1)通过对音乐的聆听及教师的示范,用教具表达歌曲的结构

老师跟萤火虫飞舞时可是有规律的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哦!

师:有怎样的规律请你来说一说?(也就是说有哪些地方是一样的?)

舞姿总共有四段。第一、二、四段是一样的。第三段我们可以向左向右舒展自己的身体并在结束时用垫脚尖走路来表示。所以说这段音乐一共有4个乐句。

2)组织学生用形体表达音乐

请同学们体会一下萤火虫的舞姿。

三、歌曲新授

1、请同学们按节奏朗读歌词。(思考这是一首几拍子的音乐)

师:美丽的夏夜,因为有了萤火虫的到来而变得格外美丽和神奇。歌曲中既表现出了萤火虫在闪闪烁烁地发光,又表现出它们漫天飞舞的情景。下面让请你跟着老师用歌声来体会一下。

2、用“lv”模唱歌曲

3、师生接龙唱

4、生默唱

5、完整唱

6、处理歌曲(连与断的结合,声音的控制)

2、二声部教学

1)生完整唱,师加入二声部,让学生思考老师是如何加入二声部的。

2)生生合作。现在你们进行合作表演,看看你们之间默契不默契。这两组是第一声部,这两组是第二声部。把握好你的声音和情绪哦。

3)加入律动表演

4)分角色表演歌曲

四、拓展

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

五、教师总结下课

在夏夜里,小小的萤火虫,可以给迷路的人指明方向,希望你们也能象萤火虫一样,在暖暖的夏夜里把关爱送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音乐课《哈里罗》教学设计

齐飞

 

一、教学内容:

本课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五单元,本课时安排歌曲重点学唱《哈里罗》。

二、教学目标:

1)体验性目标:学生在演唱、欣赏、歌表演等音乐活动中,感受到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体验到生活的幸福。

2)技能性目标:学生能专注地聆听音乐,整齐地演唱《哈里罗》

,并能用动作或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3)结果性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歌表演等生动活泼的音乐学习活动,体

验到与他人合作的乐趣,音乐创造力和合作能力有所提高。

三、教学重点:

1)学习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动作的创编和节奏的把握。

四、教学难点:

1)歌曲《哈里罗》切分节奏的表现,

2)让学生大胆自信地表现;养成良好的听赏习惯。

五、课前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ppt

六、设计阐述及学情分析

 本课的《哈里罗》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风格特点,跃动着异国的民俗风情。让学生接触并了解这些作品,可以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帮助他们从不同的风格的作品中感受、体验其共同蕴涵的欢乐情绪。

 《哈里罗》整首歌曲短小精悍,所用的音乐材料十分简洁,在每个乐节用

了切分节奏,使歌曲别具特色,饶有情趣。所以在教学中,本人在节奏方面进行

了铺垫式的训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较难的节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我遵循音乐教学寓教于乐、全体参与、创造发展等原则,

运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是在聆听中感受音乐的,在聆听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激发了学习兴趣。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针对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用去特立尼达时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来进行节奏训练,充分体现音乐给他们带来的乐趣,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3、本课以唱动为主线,课前要准备好各环节的音像资料,并想好律动和表演的动作,便于和学生进行互动。

一年级的小朋友在音乐的学习上主要还是以感受体验为主,简单的节奏组合

他们也比较感兴趣,乐于表现,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以认真听,入情境,多感悟,

乐表现为主线。

在《哈里罗》一课中,我注重了三方面的设计理念:其一,以不同方式的多

听来学会歌曲。在学习歌曲之前,我引出了交通工具的节奏练习,并始终强调学

生要合着音乐来读节奏,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真正学习歌曲时学生已经会唱了;

其二,注重了音乐的实践性。通过让学生自己来当小游客,从听、唱、动、想、

探等方面,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于到音乐活动中,享受音乐、创造音乐;其三,以趣味性为主创编动作。

根据一年级的心理特点,我始终注意引起他们的兴趣与注意力,如:当小游客时,不同的交通工具,并伴着动作。创编动作时,和他们一起唱一起跳,并充分的利用了多媒体来进行教学,使课堂活跃而不零散。整节课基本上达到了设计的初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是令人满意的。整节课的亮点还是产生在在创编环节,每个班的小朋都有不同的表现,动作五花八门,有的动作也很引起小朋友的共鸣,比如说男生就很喜欢奥特曼的动作加进去并不显得突兀,反倒是非常地英姿飒爽。女孩子喜欢花一样美好的事物,学过舞蹈的小朋友动作就更多了。难能可贵的是,当把他们想象得热情激发出来之后,该有的原则,大家还都遵循,比如在方框时做动作,虽然孩子们爱动,但都按照节奏规律在律动。创编自己喜欢的词时同学们表现了跟社会的紧密联系,大家最喜欢的词是,唱起来也是劲头十足,令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本课的主线一直是循序渐进的,学生的情绪也是逐步高涨,这也符合了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很多慢热型的孩子在课堂的后期全部调动起来了,这也是一个收获。

 总之,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们对于节奏的把握,对于创编的热情让我在课堂上深受感染。一年级的孩子应该首先是快乐的,以后的每节课我

都会尽力地让他们在快乐中掌握音乐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首先,和小朋友们复习一首熟悉的曲子《幸福拍手歌》

(学生跟着音乐律动,围成两个圆,一个内圆一个外圆,跟着音乐踏步拍手,分句转圈)

 2、师:谁能告诉老师,这首曲子的情绪怎样?

(欢快,高兴地)

 二、创设情境

 

今天我们也将踏上一个欢乐的旅程,去拉丁美洲的一个岛国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那里风景宜人,人们热情好客,还盛产小朋友们爱吃的甘蔗和巧克力豆呢!

 不过,想去那里,我们还得乘上得力的交通工具哟!

 (多媒体出示)

 师:气车开动小朋友们加油啊,我们的汽车即将飞驰在马路上啦,轻轻地按下喇叭,提醒行人注意

 生:嘀嘀 嘀嘀(学生和老师配合进行节奏训练)

 师:嘀嘀 嘀嘀 走 走 走 嘀嘀(念完一遍师播一张图片),让我们一路跟上汽车的节奏

 

快看快看,我们到了特立尼达岛了,下面我们要慢下脚步静静欣赏他们的民俗风情,我们将以怎样的节奏走起来呢?跟老师念一念“慢慢 地 走 走 走 嘀嘀”

走进了下一幅场景--咖啡店,他们在跳舞呢,让我们听听他们的音乐。(播放音乐《哈里啰》)好听吗?听完后你的心情怎样?你觉得特立尼达的人民怎么样?(热情)

既然这首歌这么的热情,那同学们喜欢吗?让我们也唱一唱吧!

 

四、新课教学

 

1、出示节奏型,(同学们,你看这条节奏型,你们熟悉吗?是刚刚我们坐汽车时的节奏还是下车时漫步欣赏的节奏?)学生答,老师带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2、听录音感受歌曲;找一找,这首歌曲里出现最多的词是什么?

(哈里罗)

哈里罗是特立尼达人们表达自己愉快心情的词。

3、 老师相信你们唱起来一定很好听,我们来个接龙唱,老师唱前面的部分,你们唱“哈里啰”,好吗?记得要跟上节奏,要把我们欢快的情绪唱出来哦!

4、女生们代替老师唱前面部分,男生唱“哈里啰”,、

5、男女生互换角色演唱

 6、完整地唱一唱歌曲

 7、纠正处理歌曲

8、刚刚在学唱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小朋友都在跟着节奏不停地拍起了小手,下面我希望你们能跟着音乐卡好拍子,在适当的地方加上一些律动,思考一下,想好的同学举手给我们表演一下,好吗?

8、评价并纠正节奏,全曲完整演唱并加入简单律动。

六、创编和创造

1、这么欢快的歌曲,老师觉得我们还应该加点什么会更好!加点什么呢?

(舞蹈)

小组讨论: 你能为本首歌曲编排一个适合自己的小舞蹈吗?

2、完整地表现歌曲,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3、手拉手,唱起来跳起来吧!

(学生进行律动)

,离开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