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孔子一样做教师
发表日期:2014/2/28 14:45:59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周承海 有507位读者读过
“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是指皈依之后,经历西天取经般的漫长历程,最后获得的对自己来世一遭使命的清晰认识。“理一分殊”,真理与大道,在每个时代,在每个独特的生命里,总会呈现为不同的实现方式。这一独特的实现,就是天命。它对于孔子而言,就是在礼崩乐坏的时代,重新弘扬一种超越的准则,不屈从于功利主义与现世主义,不屈从于强权与武力,而以道德(仁)的绝对价值,规范社会和人生。在当今这个时代,对我们每个教师而言,我们的天命是什么?它也必然同样是真理与大道在此处的一种显现与规定,问题在于,对它的认知与体认,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来完成。
“六十而耳顺”。在担当天命的过程中,生命既已洞察对自己内在奥秘的认识,又已洞察对天时、地利与他人的认识,它就能够倾听各种不同的意见,理解不同意见背后的合理性但又不失自己的原则判断。同时,这也意味着生命获得一种新的姿态,一种对于整个世界的同情与悲悯,以及不失原则地与世界上的一切和谐相处的态度。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可能是儒家人生之最高境界,生命之圆满状态,也就是自由之境。也许对此境界,我们终身不能企及,但它的存在,让我们的生命以及职业,有了一份共同的高贵与神圣。
细读孔子的一生,他没有作过一首诗,但他的整个生命呈现为本质的“诗”性;他没有写出一篇正式的哲学论文,但他的整个生命呈现为本质的“思”的状态;他没有波澜壮阔的生命经历,但却提供了一个在平凡生活中由最普通的生命达到至高境界的叙事与史诗。
孔子的一生就是一个教师的完美叙事。如果我们每一个人此刻用最简短的文字来勾勒出自己的生命叙事,那么这已经过去的三十年或四五十年,我们又为自己写下了什么?还将为自己写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