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文章内容

《小河与青草》教学反思

发表日期:2014/2/28 9:46:43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陶红梅 有551位读者读过

 

《小河与青草》教学反思

   《小河与青草》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小河与青草的一段对话,让学生从中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这是通过教学要达到的情感目标,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感悟。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教多读的方式,有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方式,让学生读得轻松,读得有趣。逐段教学注重反复诵读,深入感知文章的内在美。如: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指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强调“看到底”说明水清澈见底,强调“一眼”说明一下子能看到底,水真够清的。让学生爱怎么读就怎么读,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在教学小草和小河的对话时,采用分角色朗读、加上动作表演读,大大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掀起了一个个朗读的高潮。最后,学生分角色表演,让情感体验得到升华,表演读给家长看,为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搭建了一个合适的平台。通过多层次的朗读,学生得以在读中一步步感悟课文要表达的情感和寓意,在读中实现语言和情感积累。

其次,情感目标和认知目标相融合。情感目标和认知目标是统一的,因此,在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是一致的。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小河为什么要感谢小草?”“小草为什么要感谢小河?”我采用了视频、图片、实物演示等方法,让学生亲眼观察“小草怎么就能抱住泥土”,“浑浊的泥水是什么样子的”,“干枯的小草是什么样子的”,了解知识的同时,体会小河与小草相互依存的关系,将德育渗透到阅读中,学生通过读书,了解在生活中是要互相帮助。

第三,活用教材,拓展延伸。紧密结合课文的思想内涵,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设计“大树”和“小鸟”的对话:“大树碧绿碧绿的”是因为小鸟为他捉去害虫,“小鸟的歌声这么动听”是因为大树给了它一个温暖的家。在试着让学生续编对话的同时,再一次地体会自然界有许多事物是相互依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