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牛郎织女》听课反思
发表日期:2013/11/6 9:45:16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陶应平 有775位读者读过
《牛郎织女》听课反思
2013年10月22日,我认真聆听了我校周海波、邱宏两位老师的课堂展示课。他们执教的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十三课《牛郎织女》第一课时,整节课下来,感觉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对学生的引导有序,学生读的投入,议得热烈,课堂效果较好,学生的收益较大。也让我有了较多的收获。
一、注重朗读的形式及指导
本节课上,既有学生个人展示读,也有小组合作读,还有师生替换读,加上加上精当的指导,学生的读书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课堂上孩子们读得也很有感情。
注重了读书方法的指导。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本节课“设问导读”第二环节,“结合全文思考老牛为牛郎做了哪些事?从中可以看出老牛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到了这个环节,邱老师考虑到如果学生朗读全文再去找答案,肯定浪费时间,于是告诉学生: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找到相关段落,然后完成这个环节。果然,大约两分钟后,学生就举起小手。
二、注重评价的激励和方向
有效的评价是学生成长的动力。因此,在课堂上周特别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一、动作鼓励。小小的动作,对于学生来说,却很重要,把握住了学生这个心理后,老师对读得好的学生,读得投入的小组用大拇指加以鼓励,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孩子们读书的积极性。二、语言激励。当学生读得特别棒时,周老师会情不自禁地赞扬他们。这节课上,当有个学生读牛郎的身世后,他就不由得赞叹道:“读得真棒,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多么孤苦无依的牛郎啊!”那个学生听了周老师的评价后喜滋滋地坐下了,恰当的语言评价激励会大大提升孩子们读书的兴趣。
三、让激情点燃热情
整节课上教师都用生动的课堂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鼓励的语调对孩子们进行教学,受到老师的影响,孩子们整节课上表现得也很活泼,很积极。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表现大方,精彩的语言常常博来听课老师的笑声和掌声。活跃的课堂气氛放松了学生的身心,既不让学生感到枯燥,又锻炼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
四、让反馈引领学生
在本节课上,进行设问导读第一个环节,老师问道:“牛郎是个怎样的人?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时,有学生回答道:“我从‘每天天不亮就赶他上山放牛。’看出他是个勤劳善良的人。”但这句话只能看出牛郎是个苦命的人呀,为了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又能给孩子及时、准确的信息反馈,周老师当时就准确地予以引导、反馈:“牛郎的确勤劳善良,但却不是从这个地方看出来的,你再找找看,相信你一定找得到。”这样的点评就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又能巧妙地引导孩子找到正确的答案。
每一次听评反思都能从中获益,也会找到我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更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