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听课反思
发表日期:2013/12/2 9:48:40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陶红梅 有518位读者读过
《家》听课反思
《家》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首儿童诗,主题单纯,内容浅显,语言凝练,韵律和谐,富有儿童情趣。魏老师就给我们上了一节《家》的公开课,听了魏老师的课后,我感受颇多: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魏老师在课题导入时,做得非常棒,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她出示了图片猪的家,问: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一年级的孩子只能说看到了小猪和房子。接着出现了家的字体演变,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魅力,也认识到家的本意。作为语文老师就应该在自己的课堂上渗透着情感教育,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祖国文化的魅力,增强爱国情感。
在字词教学部分。教师在教完了所有的词后,创设了一个登山游戏(读词),学生顿时兴趣高涨,跃跃欲试,在游戏当中巩固了字词教学,这正印证了那句话,低年级课堂就是充满情趣的课堂,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
二、拓展延伸,迁移练习
儿童诗的语言精炼、意象简单使得诗歌在很多地方都留有空白,作为语文老师应该让学生带着对文本的独特感受,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想像,请学生仿照课文,去填补这些空白。课堂上魏老师在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进行迁移练习:依次出示竹林、沙漠和大海、夜空图,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生活,学生很快说出“( )是( )的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开拓思维的空间,自由练说“家”。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效地进行了语言的规范化训练。
三、利用多媒体,难点突破
课文的第二句“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是全文的重点句,也是全诗理解的难点所在。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魏老师通过课件让学生知道前面我们看到的这些美丽的景色和事物都是在祖国的怀抱里,我们也在祖国的怀抱中,师出示中国地图,简单介绍祖国,再出示孩子们生活在祖国怀抱的一张张自己的照片,以此来感受自己生活在祖国这个大家庭中。从而明白“祖国就是自己的家”这句话。
四、加强朗读,培养语感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要注重语感的培养。”为了让学生感受祖国的温暖、可爱,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魏老师将教学的着力点放在朗读训练上,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思想教育自然地融于语言训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