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文章内容

《我们吃什么》教学反思

发表日期:2013/11/22 15:35:34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江远畅 有603位读者读过

《我们吃什么》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已有几天了,

一直没来的及将反思及时的诉诸文字,

但脑海里还是

在思考这节课的得败成失,今天忙里偷闲,赶快谈谈感想。

    

当时选择上这节课的时候挺为难的,

这节课从内容的选择上较容易的,

与学

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较紧密,

学生有话可说,

上课时应能与教师较顺利的沟通。

的是教学时间为一课时

(如分两个课时上的话,

每节课内容就单调了,

而且本节

课的知识点联系很紧,不能截然分开),本节课教学内容又较多,学生动手环节

也不少,

如何合理安排各知识点的教学时间,

对上课节奏的把握是一种考验,

不留神,

就完成不了教学任务;

另外本课实验环节不好操作,

尤其食物不好准备。

怕学生带的参差不齐,

最终还是上了这节课,

源于对多媒体教学手段效果的信任。

    

课前准备了多媒体课件,

将大量需要展示的食物图片,

食品标签,

主要营养

成分表等制成

ppt

,节省了时间,将“统计全班最爱吃的食物”,这一教学任务

(需要较长的时间)

安排在课前就完成了。

准备好了,

并且制成条形统计图展示

出来,也增强了学生对数据收集、统计与分析能力,并且学生全程参与,学生也

十分高兴。

课上的还算顺利,学生给予了积极的配合,课堂节奏基本上按照思路进行,

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也还不错,

自学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也进行了训练,

生的感情认知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当然也有遗憾,

1

、课堂上学生在听其他学生

发表自己的想法时没有争辩意识,

这一点就要靠教师认真仔细的倾听学生发言并

顺势引导,

比如有个孩子说鸡蛋分在蔬菜类。

例如,

在本课结尾阶段本以为经过

一节课的讲授,

学生已有必要的知识储备,

在出示课前进行的“统计全班最爱吃

的食物”统计结果,

让学生谈谈有什么发现时?还是应该给予学生更充分的时间

谈发现。现在想想,还是铺垫不够,在前面的教学中,时间有些多了,以至于后

面有些局促

2

、课前应该利用好学生自身的探究学习方式,通过各种手段来获取

关于六大营养的知识,并在课堂上交流展示。这样学生更自主,更有兴趣。

    

课上完了,

但教学还在继续??我会在今后的课上课下下足功夫,

提升

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尤其是课堂上的掌控能力,

组建完善自己,

上出更优质的课。

《我们吃什么》教学反思

养成一个好习惯

禄口中心小学四(3)班闫欣家长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往往只是自觉不自觉地完成的,对于经验的总结或者提升到理论的高度确实相对比较少。孩子在家我与老婆在感情上有一定的区分,我相对要严肃一些,批评的事情一般有我完成,而妈妈与孩子之间要亲切的多,与女儿之间可以用姐妹来形容,这样便于沟通、了解孩子、便于交流,以至于更好的教育孩子。在此与家长朋友们分享一下自己培养孩子的一些体会。

就拿孩子能在写作上取得一点成绩和进步,首先要感谢学校和老师的培养和教育,感谢她的同学们的支持和帮助。作为家长,我们只是做了一些也许是微不足道的辅助性的工作,有一些粗浅的体会,愿意与各位家长朋友们一起分享。培养孩子的写作,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帮助孩子一起解决“敢不敢写”的问题。听、说、读、写是孩子语文方面的四项基本能力,其中“写”是难点。我们这一代人往往有这种体会,说点什么事儿好像挺自然,但要让写下来,就太困难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恐写症”----一种写作的心理障碍,以后就越来越怕写,越来越不想写,也越来越不会写了。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这个“怕”字,树立一个“敢”字,就成了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我是这样和孩子一起做的,见到了什么人,遇上件什么事儿,或者有什么好听的故事、动人的情景,就让孩子讲一讲。“吹吹牛”,谁不会呀?只管“吹”吧,吹得越具体、越生动、越能吸引听众就越好。能把这事儿讲得好了,怎么讲,你就怎么写吧,写下来就是一篇不错的好文章了。开始的时候孩子还半信半疑,经过几次试验,果真如此,写作文原来就这么简单、自然。慢慢地,孩子再也不怕写作文了,还觉得写作文是一件挺有趣儿的事儿。

二、帮助孩子一起解决“想不想写”的问题。培养起一个方面的爱好,不用你逼他,他也不用那么辛苦,就能轻轻松松地把他喜欢的事情做得比较好了。比如看动画片儿、玩游乐场,大多不用家长操心,孩子也会玩得非常专心、非常开心。学习知识同样如此。二年级的时候,学校开始要求孩子学写日记。多数孩子也许是老师要求的时候写,老师不作要求的时候就搁下了。写日记对孩子是一个多好的爱好、一个多好的习惯呀。为此,我逐步要求孩子从一周写一篇,到三天、两天、一天写一篇日记,只花几分钟、十几分钟,就把你一天最开心的事或者最烦心的事儿记下来了。坚持写日记,对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写作能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都大有好处。写得好的时候,就表扬、奖励,差的时候就提出帮助、批评,让他养成这个好习惯,培养对写作的爱好。当孩子发现写日记确实对写作文有帮助,自己的作文能够更多地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在班上被推荐的时候,写作的兴趣就越来越浓厚了。

三、帮助孩子一起解决“会不会写”的问题。首先得感谢学校和老师,教给了孩子不少写作的方法。家长应该主动配合好老师的教育,做好一些辅助性的工作。近几年,我们给孩子订阅了《七彩语文》、《教育周刊》等报刊,为孩子办理了借阅证,以扩大孩子的阅读面,帮助孩子学习和体会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水平。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和作文中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既保持孩子写作的兴趣和信心,又巩固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和提高。同时,也要对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你看,这儿改一改,那儿删一删,作文是不是更精彩呀?这样,有利于让孩子体会和掌握一些写作的基本技巧,并引导其自觉总结和注意提高。

尊敬的老师,各位家长朋友,在家庭教育方面,我还做得很不够,相信大家一定还有更多更好的培养孩子的好方法好经验,我这里只是抛砖引玉。让家长交流培养孩子的经验,是一个很有创意的好方法,希望学校、老师为家长们提供更多的交流平台和交流机会,让我们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育,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