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发表日期:2013/11/13 15:12:34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江远畅 有567位读者读过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学科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学科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法拉第曾经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对于初学科学的小学学生,尤其要重视对现象的仔细观察。因为只有通过对观象的观察,才能对所学的科学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才能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例如,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老师讲到用具时,许多同学都会认真观察:
1、认识弹簧秤的外形。要测量物体重力的大小,我们需要一样测量工具,就是弹簧测力计(板书)。老师带来几种,就出示几种,指导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弹簧秤。(圆盘测力计、圆筒测力计、平板测力计)。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还有其他许多种,即使它的外观都不一样,但内部构造都差不多。
2、认识测力计的构造。
(1)弹簧测力计的组成部分。既然我们叫它弹簧测力计,那它肯定有什么?(板书弹簧)仔细观察还有什么?(教师板书:挂钩、提环、指针、刻度)挂钩是挂物体用的,提环是操作时当拉手用的,那这个指针什么用呢?
(2)观察刻度板。(板贴刻度纸模型)现在我们重点认识刻度,请大家看老师带来的放大的刻度板。你发现了什么信息?认识单位,知道一牛顿力与一百克力的关系,认识刻度板上一大格是多在力,一小格是多大力,刻度板上最多能测多大的力。比较老师黑板上的刻度板(最大5牛)与你们手中测力计(最大0.5牛)有什么不同?得出学生手中的测力计能测的物体重量比较轻。
这个生动的案例使我们对物体的多样性有了形象的认识。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重视实验,注意把所学的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科学实验现象的结合,因为大量的科学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作为一个刚刚开始学习科学的小学生,要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并独立完成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在认真完成课内规定实验的基础上,还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来判断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实践中是否可行。例如,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测量学校绿地中一条弯曲小径的长度;可以通过实验测量上学途中骑车的平均速度;可以设计在缺少电流表或缺少电压表的条件下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还可以设计探究有关生物、地理和人物等相关实验和调查。这些都需要同学们自己独立思考、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判断、思维等能力,使自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分析、解决问题会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