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天地>>班级管理>>文章内容

也 谈 班 级 建 设

发表日期:2011/11/21 11:32:04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无 有609位读者读过

          

              -----争星小斗士

魏奇媛

金秋十月,我有幸参观到了海南小学。

刚步入小学的大门,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整洁,让我们的心也顿时少了不少的疲惫。当我再次走入他们的教室时,我又发出了啧啧的赞叹声。是何等的班主任才能营造这样的学习氛围?

听着老师的讲座,我仿佛看到了无数朵七色花在阳光下尽情地绽放。七色花寓意深刻,让我佩服无比!恍然间,我想到了我自己的班级!如果我也能有个这样班级理念,有一套管理班级的方案,那我所在的班级是不是也会发光呢?我顿时豁然开朗。

我今年所执教的是一年级,班上有48位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他们不正如天上的星星一样夺目一样争相发出耀眼的光芒吗?灵光闪动间,我想到了“争星小斗士”这样的称号。并且围绕这个主题,我特设了“劳动之星”、“作业之星”“学习之星”“纪律之星”“阅读之星”“数学之星”。学生争相获得,不亦乐乎!

实现班级文化多层次渗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室外各个班都要有自己的个性名牌:班风、班训、口号,如:“我自信,我成功!”永远激励着孩子们去拼搏,去竞争;建立不同层面的班级文化,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感染、吸引、熏陶,以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形成生机勃勃的班风,促进学生的个性生成。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主要是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等。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应特别注重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以及培养学生的积极创新的精神。
(一)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班级的向心力的形成就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量,会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和制约作用。 
  首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班级凝聚力形成的主要形式。通过组织开展各式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活动,参与竞争,提高学生思想修养,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促进学生之间彼此尊重理解和相互协作,增进彼此友谊,进而升华为集体感情。,在各类活动中都要求学生尽自己所能,提出目标,不断超越提高自我,同时为班级争取荣誉,这些活动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为形成班级凝聚力搭建了桥梁,又使学生心情愉悦,对班级产生了自豪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其次,在班级管理中,知人善任,激发每个同学的学习和工作热情,组织团结、积极、奋发向上的班干部队伍,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各种角色设置,使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有一定的职务,都有自己满意的角色,这样一来,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支精练有热情有组织能力有威信的班干部队伍对班级凝聚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班级干部的任用上,我本着个人自愿,同学推选,老师把关的原则,把工作能力强,同学威信高的好学生选上来,为同学服务。对班干部严格要求,给班干部以"自主权"放心让他们去做工作,我要求班干部定期开小结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事实
证明,较高的班干部队伍的整体实力,使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团结,更能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从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二)培养学生如何做人。
  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只有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修养,激发他们的梦想与激情,才是教育的成就。
注重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应用各种形式如就某一社会问题进行讨论或者看录像等教育学生具有民主与法制的观念、有责任感、文明礼貌、教育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学校,关心班级,关心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兴旺,关心人类的前途命运,进而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能源危机等问题。把学生真正培养成有宽阔的视野、博大胸襟、平衡的心态、高远的志向,富有责任感的新一代。班主任是学生的楷模,言谈举止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班主任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我要求每一个同学担负起保持教室卫生清洁的责任,所以无论是在教室里还是在校园里看到纸屑我都会弯腰拾起。如今全社会都在讲节水节电,我在教室里及时闭灯并将媒体上宣传的节水节电窍门教给同学们。
其次建设班级精神文化时注重诚信教育。诚信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特征,人人都需要诚信。可以要求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每周质检报告"栏目并结合学生自身了解的违背"诚信"经营行为的事例进行讨论,并由此延伸到对校园、班级的有违"诚信"的行为进行批判,引导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强化"
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道德观念,使学生们学习一些关于诚信的知识,引起学生对诚信问题的关注。

班级文化建设从哪一天开始都不晚,但班级文化建设也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去寻找适合自己的,适合本班特点的文化载体,但万变不离其中的还是我们共同的育人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几年来,我与班级文化共成长,也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与思考着,感受着做教师的幸福,也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像崔老师那样高效管理、智慧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