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文章内容

[原创]读《三国演义》有感

发表日期:2013/10/31 12:10:23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陶应平 有4389位读者读过

读《三国演义》有感

                                                     禄口 王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文化更是博大精深,说起四大名著想必人人都能讲出一大堆各自不同的独到见解,自古有云:“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一说。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的《三国演义》的故事在身边的启示吧。三国演义故事开始于刘备、关羽、张飞的桃园三结义,结束于司马灭吴开晋,全书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以诸葛亮、曹操、刘备、关羽等人物个性较为鲜明饱满,描写的是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的鼎立局面,书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篇,如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情节跌宕起伏,内容精彩纷呈。

其中三顾茅庐的故事甚为经典,当时刘备来到隆中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前两次诸葛亮不在,第三次刘备再次来到隆中之时,诸葛亮正在休息,刘备耐着性子等他睡醒,诸葛亮最终被刘备的诚心所打动,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最终出来全力辅佐刘备建立蜀汉皇朝。可见一个人想成就一番大业,必须要有沉着的耐心和慧眼识英雄的胆略才行,当今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的我们,不能紧靠之前的嘴一张和手一双来简单的处理问题了。通过三顾茅庐的故事我能够体会出在一件事情和一项任务面前首先要有明确掌握全局方向的能力,认定了方向就要努力朝目标前进,放下身价,平等待人,换位思考,以诚相见,再难的事情理出头绪后还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现在的社区工作可谓是包罗万象,细小甚微,大到拆迁财产的估算分派,小到柴米油盐日常琐碎都有文章可做,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要想做实做好社区工作真的还要下大工夫才行,就让我们在刘备的三顾茅庐中慢慢品位其中的用意所在吧!

作为70后的我们,在孩子教育方面也正是处于一个三岔路口的境界,曾经我们的父辈没有接受到太多的文化教育,当年70后的我们也是一种“靠天收”的教育模式,上学全靠个人的天分,没有太多的苛求和压力,如今跨世纪的孩子所接受的社会影响和学校教育是我们做父母的思想没发跟上节奏的,因此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探讨出一条能够适应今天孩子们的能接受的家庭环境来配合他们的生存模式之路,来适应今天日趋完善的教育体制,最少要能跟的上发展节奏合得上教育的节拍。在三顾茅庐的故事中我得出教育孩子的结论是:“耐心耐心再耐心”,与孩子相处时不能把自己放在父母的位置上来考虑问题,我们就是孩子的朋友,要学会与他们交心做孩子的知心人,而不仅仅是一个照顾他们饮食起居的“管家婆”,要想孩子在内心尊重父母,首先自己必须要做的稳行得正,家庭环境的和谐和气氛的温馨是比什么金钱都贵重的财富,孩子自信心的确立和胆识的培养往往在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当中就有了进步,以上是本人在三顾茅庐这则小故事中得出的一点小小心得体会,拿出来与君共勉。

 

 

                                                            201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