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文章内容

小学综合实践案例--《给垃圾一次生命--变废为宝》

发表日期:2013/10/15 14:09:37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江远畅 有626位读者读过

小学综合实践案例--《给垃圾一次生命--变废为宝》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作为废物的垃圾对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在自己身边废物污染的情况。

2、通过相互交流寻找到一些减少垃圾危害,变废为宝的金点子。

3、通过活动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和环境行为习惯。

二、教具、学具: 旧报纸 易拉罐 塑料瓶 玻璃瓶 药盒 废布 胶水 针线 彩笔 双面胶 剪刀等。

三、教学过程:

(一) 活动准备:

1、统计每个人家中的垃圾类型,做好统计。

2、观察周边垃圾对环境的破坏。

3、安排学生用照片、漫画、统计表等形式汇报废物调查情况。

(二)活动过程:

1、画面导入

教师分别向学生出示一组环境优美的图片,一组环境被严重污染了的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图片的差别带动了学生心理上的强烈对比,美好干净的环境令人愉悦,而浑浊肮脏的环境令人作呕,学生在情绪的对比中更能深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为此次活动奠定了基础。)

2、调查反馈

1)你调查到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垃圾?

(学生说时,教师以表格的形式出示于黑板上)

家庭:剩菜,剩饭,废纸,废旧电池,一些坏掉的物品等;

菜市场:果皮,菜叶,动物的内脏羽毛,塑料袋等;

商店:废纸,废弃的物品,包装袋等;

工厂:废纸,玻璃,塑料,橡胶,金属等;

建筑工地:建筑材料等;

2)同学们调查得真详细,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用录像演示生活中的各种垃圾污染)

3)交流展示同学们拍的照片或自己画的漫画。

(通过摄影,绘画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

4)大家了解到了许多环境污染的现象,那你们知不知道这些污染有什么危害呢?请分小组讨论并汇报。

(课前学生进行环境污染的调查,并以照片、漫画、数据收集等形式在活动中加以展示交流,让被污染的环境走进课堂,使之具有真实感,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环保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的认识,并从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与综合实践能力。)

5)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下面我们做一个总结:

垃圾给人类生活环境带来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污染大气 2)污染水源

3)污染土壤 (4)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

3、环保大行动落实

我们在认识了垃圾的类别和危害后,就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地球妈妈的健康,为了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一片天地,保护环境,保卫地球。现在我们就用我们的智慧,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起来寻找拯救环境的良药。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共同探讨,交流分享。

1)以小组为单位,创写环保的公益广告。

2)在校园里开展"拯救地球,保护环境"的签名活动。

3)在校园里号召大家合理丢弃垃圾,不要污染环境。

4)在班级开展一次爱护环境的演讲会。

4、垃圾变废为宝的制作和展示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可以回收利用的,也有许多东西可以制作成小玩具、小装饰,下面让我们来试一试:

1 取出一些废弃物:旧报纸、易拉罐、塑料瓶、药盒、废布等

(学生可以组为单位带来材料)

2 )请你发挥想象,可以用这些废弃物制作什么小物品呢?

(组内讨论,自己思考)

3 学生分组进行制作

(学生可以自己独立制作,也可以全组共同制作)

(教师要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巡视,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帮助学生进行一些难度较大的制作,并维持纪律。对于速度较慢的学生要进行帮助和提醒。如果有的学生制作完成,可随时展示,及时表扬。通过这一环节,既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学生动手制做水平,又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与想象创新精神,发挥了他们的智慧,发展了他们的个性。)

4 活动后展示作品,评出各奖项。

作品举例:雪碧的瓶子改制成的花篮;

旧报纸做的灯罩;

碎布条做成的拖把;

易拉罐做成的烟灰缸;

没用的CD做成的装饰门帘;

小药盒做成的针线盒;

同学们的手真巧,原来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双手变废为宝。

请大家在自己的作品上写上要求大家保护环境的话语,然后评出最佳创意奖和优秀设计奖等若干奖项。(设奖的目的不仅肯定了同学的智慧,也激发了他们创新发明的兴趣。)

(三)活动总结

环保及自然资源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环保不只是一句口号、一种观念,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大家应该把环境保护意识付诸每个小小的行动,少一分破坏,多一分建设,珍惜任何可以再利用的资源,通过我们的眼睛观察,我们的头脑思考,我们的心灵体会,把废弃物中可以再利用的丰富资源,用我们的聪明智慧与灵巧双手,赋予它们新的艺术生命力!同学们,让我们用自己的慧思巧手,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