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德育天地>>文章内容
不同的课堂 一样的精彩
发表日期:2013/10/14 18:31:24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陶崇发 有524位读者读过
不同的课堂 一样的精彩
推荐听了两位老师的课,受益良多。两堂课都是以《小草与大树》作为讲习文本进行教学,却展示出了不一样的教学气质,不一样的教学精彩。
首先,这堂课让我感觉高年级与低年级学习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还记得之前听二年级《乡下孩子》这节课时,多半都是老师在一步步引导孩子去思考、发现。在低年级学习中,教师引导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三年级毕竟是中高年级了,所以也可以稍稍考虑,去尝试高年级学习方式在低年级的初步培养、运用。这次的两节课明显没有过多的引导,而是将学习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中间,由学生自己去阅读,自己去感受,教师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进行思考,体会人物心理,了解文章的丰富内涵,信任学生对文字的敏锐感,交由学生去发掘课文。虽然我所在的年级是三年级,但是,我想,也能够稍稍地将这样的方法引入到其中去,帮助孩子们学会自主阅读,读完一篇文章,不管能否完全理解,只要能谈好一点,就是成功的阅读。
其次,朗读依然是重头戏。两位老师都是选择抓住关键句、关键词去反复研读,不断让学生谈感受进行透化学习。争取不仅要吃透一句话的意思,更要吃透一句话中包含的情感。三年级的语文仍旧是字词为重,在感情体会教学方面还有难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的课堂上,还是读得太少了。
最后,这堂课的老师们都提到了课外著作,并在上面占用了不少时间。其实,学语文不仅要在课堂中学,更要在生活中学。所以,这两位老师的举动,无疑给课堂打开了一扇面向课外的窗户。这一点,在三年级的课堂上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