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书香校园>>活动方案>>文章内容

[原创]再读黛玉

发表日期:2013/10/11 9:07:49 出处:未知标签:} 作者:伍凤娟 有573位读者读过

再读黛玉

陈永静

也许是我自以为对《红楼梦》太熟悉,熟悉到都不会再去细想,很多人物就固定在脑子里面,并不曾有“不同年纪读《红楼》有不同的感悟”的感受。

大观园里的女子:风流灵巧的晴雯,温柔和顺的袭人,爽朗活泼的湘云……最熟悉的莫过黛玉和宝钗。冲动任性的少年时期,若有人问我最喜欢谁时,我会不假思索说是宝钗,她的圆滑世故、大方得体、装愚守拙,都曾是为了人际关系而焦头烂额的我非常想拥有的性格因素。

少年读到的黛玉,纵是满腹诗书,其才华也有薛宝钗可比肩,论外貌,宝钗的曼妙姿容并不输她,而她多愁善感、爱使小性儿的性格,和善于交际的宝钗相比,似乎薄弱了很多。

但当我终于抽回为所谓交际而一点点丧失自我的步履之时,又读到了另一个黛玉。

读到的是她的率真自然,对自我的坚持,对个人尊严的维护。她温暖,冷冷的表面下是一片脉脉情怀,她的温暖是雨夜对于闺中知己的期待,是听宝玉胡言乱语笑骂一声“放屁”的家常,是等待燕子飞回檐下之后,方拿石狮子倚出帘子的温存,是虽疑人家藏奸,却被三两句掏心窝子的话卸去武器的简单。 其次,黛玉懂世故而不弄世故。宝玉生病,她远远地看凤姐竟没来探望,心中诧异,想着这人就是没这个心,为了做给老太太、太太看,少不了也要打个花胡哨的。正想着,凤姐就带着一帮人花枝招展地来了,她那一套也就对付尤二姐吧,黛玉可是摸得准准的。 
  身体孱弱加上无心于此,凤姐生病一段,黛玉未得进入临时执政的三驾马车之列,但她毫不介意,热眼旁观,还私下里向宝玉赞扬探春的改革,说她办了好几件大好事,并为荣国府的财政感到忧虑:进得少,出得多,长此以往,必将后手不接。黛玉也挺知道理家之道的啊,都说宝玉娶了黛玉也过不好,其实不然,只要不触及她的底线,黛玉其实也是个有弹性的人。倒是荣国府的准接班人贾宝玉,听得黛玉所言,居然没心没肺地一笑,说管他呢,反正少不了我们两个的。黛玉简直懒得搭理他,立即找宝钗说话去了。 
  深谙世故的黛玉却不弄世故,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她可以给赵姨娘含笑让座,以示礼貌,却决不会向这个不讨人喜欢的女人示好;而宝钗却在分送哥哥带回来的土特产时,连带赵姨娘都有一份。是非难论,只能说黛玉行事全出己心,而宝钗不是。 

至于生存能力,林妹妹也并非像我们想像的那么差,在她愿意的时候,她也能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初进荣国府的时候,不就是“不多走一步路,不多说一句话”吗?王夫人请她上炕,她留心到炕上只有两个坐垫,另一个必然是贾政的,怎么也不肯坐上去;她察言观色的本事不下于宝钗,尤二姐被凤姐骗进大观园时,一干人等都以为凤姐从此洗心革面,在三从四德方面有所加强了,只有林妹妹和宝姐姐体察到凤姐的险恶之心,深为尤二姐忧虑。
  林妹妹不是没头脑,而是不高兴,现如今不高兴根本不是问题,只要有真才实学,不但能招来知音,还能拥有拥趸,林妹妹要是活在现代社会,只会放飞自由,增强信心,活出一个风生水起的精彩人生。

黛玉何曾不懂世故?只不过,她不愿意。她何曾不知自己由着性子来可能承受的代价,可是她不屑因此屈服。至此,人的尊严才彰显。肯定黛玉,也并非否定宝钗,终于了悟,她们的性格哪有什么对错好坏之分,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那是是个人的选择,是生活方式的选择,是人生观世界观的差异。

林黛玉并不只是多愁善感的代名词,她对诗意心灵的恪守,对自我的坚持,在当今这个太容易随波逐流的社会里,愈显珍贵,永远不会过时。

良好的人际关系固然重要,可是不能因维护所谓的人际关系而迎合他人丧失自我,更何况,人际关系本就是非常实际又虚无的东西,为了它浪费太多精力实在是折本折末。我何必企图做到像薛宝钗那样圆滑,那不是我。我既不要学宝钗,也无需学黛玉,坚持自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这是再读黛玉让我体会到的。